把话说完整,表达清楚是我们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幼儿园是这样做的:
①群体层面: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话题、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使幼儿之间、师生之间有交往、讨论、合作的机会,激发说话的勇气、兴趣,增强幼儿口语表达的自信心,提高其表达能力。
②个体层面:林海英老师针对班级中男生吴奇奇的特点,进行了个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吴奇奇是一位留守孩子,平时少语,词汇贫乏,基本不能说完整话。林老师通过个案语言发展状况以及造成的原因分析,找到了相应的策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入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吴奇奇终于能说出了一段完整的话,而且表达的意思较清楚。(详见个案追踪)
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是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有针对性地解决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根据当地方言中对学拼音的干扰因素,如n、l不分,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等,编一些针对性强的绕口令、儿歌,使儿童能辨别其发音的差别。同时,教师强化听普通话的环境,如播放普通话故事、诗歌的录音带,收听普通话广播,收看电视等。另一方面取得家长配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普通话。
②明确说话要求,强化训练。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得到了来自父母、祖辈的百般宠爱,自以为是惯了。他们常常为了急于表现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出的话常常是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思路,没有头绪,说话也是缺乏自信,声音轻,说话不流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就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1态度落落大方,说话时,人站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2、说话声音响亮,完整。虽然只有两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第一点还好,但第二说响亮话、完整话,需要化很长的一段时间强化训练。
③训练形式多样。第一,配制各种比赛:例:哪组说响亮话的同学最多就加一颗星,哪组说完整话的同学最多就得一面小红旗。第二,结合“今天行动计划”普通话口语训练,利用每周二中午半个小时让学生人人参与说话活动,提高说话能力。第三,结合课本教学中的内容和一些生活实际,让学生抓住一切训练说话的机会,如课后的说话题、口头作文等,让学生回家说给家长听,并听取家长的评价。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一部分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也确有明显提高,另一些学生也会时刻注意到尽量把话说完整。
④利用表扬激励扶持学生讲完整话。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都能给学生带来动力,带来自信,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有意激励下,逐渐从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走向了能说完整话,因此教师不可吝啬激励与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