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

上传人:3399888 文档编号:1911889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探索中国道路失败的共同原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国家出路失败的共同原因 壹 贰 叁 肆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探索国家出路失败的共同原因 农民阶级 壹 太平天国 1851年 1864年 是中国清朝后期 由洪秀全所建立的政权 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 拜上帝会 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 1853年建都天京 今南京 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 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 计存在14年 背景和主张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 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通过这一方案 想要建立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兴起原因1

2、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2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 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至1850年 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 旱 虫等天灾不断 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4 鸦片的输入 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 劳动力日益衰竭 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 于是 发生了1850年代的太平天国 捻军 陕西回民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者 洪秀全 过程简介一 酝酿1 洪秀全创拜上帝教 思想发动 1 思想来源 西方基督教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 引出思想特点 2 著作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原道救世歌 3 教义 皇上帝 唯一真神论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打倒 阎

3、罗妖 2 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 组织准备 二 兴起1 金田起义1851年2 永安建制 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 攻占武昌4 定都天京 正式与清朝对峙 三 高潮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纲领土地 不分男女老幼 平均分配 评价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主张小私有制 废除商品经济 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 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 有空想性 四 结果1863年12月21日 天京外围要塞尽失 并苦缺粮食 1864年6月1日 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7月19日天京失守 评价 1 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有力地打击了

4、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 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2 无法克服阶级局限性 因而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3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4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贰 洋务运动 又称自强运动 同治维新 是清后期至清末时 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口号和目的 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该运动自1861年底 清咸丰十年 开始 至1895年大致告终 持续了近35年 按目标的不同 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 后期两个阶段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 太平天国起义后 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 洋务派 与 守旧派 两种阵营 以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

5、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 利用官办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 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 增加国库收入 增强国力 维护清廷统治 李鸿章 兴起原因1 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 洋务派主张 学习西方 维护清王朝统治 3 顽固派因循守旧 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 总理衙门设立后 以慈喜为首的满清统治者 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 工业革命的扩张 中外和好 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内容第一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第二 创办民用工业 第三 筹划海防 建立新式海陆军 第四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

6、殊历史阶段中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叁 戊戌变法指1898年 农历戊戌年 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 1898年 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 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绪被囚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

7、人 戊戌六君子 被杀害 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经过 1 公车上书 2 著书立说 3 设立学会学堂 4 办报 进行论战 5 颁布一系列法令 评价 1 动摇了清朝政治乃至中国政治的秩序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2 确立西方学说 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标准的地位 3 使新型知识分子出现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权 4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袁世凯出卖 囚光绪 废法令 只保留京师大学堂 杀害六君子 康有为 梁启超不在 肆 探索国家出路失败的共同原因 1 共同的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8、阶级局限性 2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 他们都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反对封建势力反侵略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学习西方技术抵御外敌 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康梁位代表进行维新运动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但最终失败了 总结 虽然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人指出了奋斗的方向 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封建专制 但都脱离了群众 都没有完全依照当时的国情来寻找适合中华民族的出路 感悟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旧式的农民革命更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必须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才能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侵权投诉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