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环境经济政策 第一节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一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 环保靠政府市场经济体制下 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政府 1 环境保护领域 市场失灵非常突出 2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3 环境保护事业涉及面广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认为 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 1 财富的公平分配 2 纠正市场失灵 3 解决外部效应 4 提供公共物品 5 提供社会有益的需求 2 政府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1 环保靠政府 的理解的具体理解不等于政府包揽环境保护的一切活动指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政府利用法律 经济 行政 技术 教育手段保护环境 政府
2、在环境保护中的组织协调 强化市场主体的环境保护 2 制定环境政策是政府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 二 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必要性1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经济手段是经济外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道理如图所示 成本 效益 产量 排污量 Q Q MB MSC MPC t MPC 图1经济机制对企业外部不经济性 环境排污 的影响 结论 通过经济手段 如税收 能刺激企业消减排污量 成本 效益 产量 Q MB t MPC 图2经济机制对企业外部经济性 植树造林 的影响 MB 结论 经济手段 如补贴 能够有效地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地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活动 二 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必要性2 环境保护工
3、作的需要调查表明公众与专家认为应提高环保投入环保投入应以国家与地方政府为主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通过经济手段控制环境污染 推进生态保护 第二节环境经济政策 一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 1 环境经济政策 指根据价值规律 利用价格 税收 信贷 投资 微观刺激和宏观经济调节等经济杠杆 调整或影响有关当事人产生或消除污染行为的一类政策 2 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 1 具有明显的利益刺激因素 借助市场机制纠正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 使外部费用内部化 2 以市场为为基础 注重间接宏观调控 通过改变市场信号 影响政策对象的经济利益 引导其改变行为 这种间接宏观管理模式 不需要全面监控政策对象的微观活动 政策执行成本低
4、 管理灵活 3 通过市场中介 把经济有效地保护 改善环境的责任 从政府转交给环境责任者 环境管理更加灵活 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条件 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政策对象 4 可以有效地配置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 这些资金不仅可投资于对环境有利的项目 还可以用于纠正其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3 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 4 环境经济政策适用的领域主要包括 污染控制 自然保护 资源利用 流域 区域综合环境管理 国际和全球环境问题 生产和消费 二 环境经济政策的功能1 行为激励功能2 筹集环保资金功能3 资金配置功能 三 影响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1 政策的可接受程度2 体制变革的可行性3 公平性的考虑4 政策
5、的执行成本5 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 四 影响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1 政策的可接受程度2 体制变革的可行性3 公平性的考虑4 政策的执行成本5 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 五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外部条件1 完善的法律制度2 竞争性市场存在3 实施能力的支持4 政府行为的合理5 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 六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1 环境资源核算政策2 财政政策3 信贷政策4 环保投入政策5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七 环境经济政策的优缺点1 优点灵活性 允许污染者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式达到规定的标准 如交排污费 购买排污许可证 投资治理污染等 提供经济刺激筹集专项资金 七 环境经济政策的优缺点1 缺点环境效果的不确定性
6、经济手段存在政治障碍 例如会增加市场主体的成本开支 容易引起产业部门 政府部门及公民的反对 管制手段与经济手段的比较 八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1 实施情况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及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2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环境经济政策不健全 2 已有的环境经济政策亟待完善 3 环保部门缺乏有力抓手 4 统一的环境经济政策执行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3 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 1 尽快建立 修订 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尤其资源有偿使用政策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税收政策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排污许可证交易等 2 需要加强环
7、境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关系的研究 充分发挥各种政策的作用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 我国的税收制度1 税收的概念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由政府按照法律规定 强制地 无偿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分配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2 税收的特点强制性 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进行的强制性征收固定性 是将社会资源的一部分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 目的是获取支付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经费无偿性 税收不对每个纳税人偿还 而是整体偿还 纳税收人从公共服务中享受利益 得到一般性的补偿或返还 3 我国税制的发展历程税制的建立和巩固期 1949 1957 税制的曲折发展时期 1958 1978 税制的改革与发展期
8、 1979 至今 4 我国税种的类别 5 我国的税收收入组成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 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三部分 1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2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税 1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包括消费税 车辆购置税 关税 船舶吨税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2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城市房地产税 遗产税 耕地占用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使用税 车船使用牌照税 契税 屠宰税 筵席税 农业税 牧业税及其他地方附加税 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税 包括增值税 不包括海关代征部分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
9、所得税 资源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印花税 燃油税 证券交易税 二 税收手段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1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会对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影响结果 可将人类活动分成9种类型 2 税收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成本 效益 产量 排污量 Q Q MB MSC MPC t MPC 图1经济机制对企业外部不经济性 环境排污 的影响 3 税收政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差别税收 又称税收差异 即对不同的征税对象 采用不同的税率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差别税收包括 对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 个人实施严格的税收政策 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 个人实施严格的税收政策 设置环境税按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现象税制
10、进行修订 三 税收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1 税收手段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2 税收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 税收手段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具体表现在 1 我国还没有设立环境税 2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种类比较少 税率低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税收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税收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税收 四 税收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1 完善资源税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 2 对一些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消费税3 实行差别税收政策4 开征环境税 包括排污税和产品税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 一 信贷政策 1 信贷政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途
11、径根据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不同的信贷对象实行不同的信贷政策 即优惠信贷政策或严格的信贷政策 具体来说 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利的项目实施优惠信贷政策 反之 则实施严格的信贷政策 2 信贷政策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实施效果我国已经开始利用信贷政策保护环境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制定了适应环境保护要求的信贷政策 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差 二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产生历史污染责任保险在责任保险中是比较年轻的险种 从世界看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我国只有10余年的历史 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产生背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生产力在不断发展 科学进步的日新月异 工业企业在不断提
12、高产品数量 质量 品种的同时 也增加了风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 环境污染便是其中之一 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的需要 各国为保障其公民享有的环境权益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 公民的环境意识包括因遭受环境损害在内的索赔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加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美国 英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相继推出污染责任保险这一新的险种 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风险方面的保障 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已成客观需要 1 我国法律规定 环境污染造成民事损害 必须要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例如 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 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承担民事责任 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一款规定 造成环境污染
13、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害 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 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已成客观需要 2 环境污染的境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以1993的为例 全国污染事故2761起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693 4万元 赔偿金额24万元 1991年大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污染责任保险这项新业务 此后沈阳等一些城市也开展这项保险业务 4 污染责任保险的概念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污染环境的行为 造成受害者人身伤害 财产损毁等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提供保障的保险 5 污染责任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为企业提供一种经济保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有利于开拓保险的服务领域是
14、对排污收费制度的一种补充 6 污染责任保险的种类由于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 而导致受害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保险 英 美 法 德 意大利等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普遍开展此类保险 包括当事人由于突发性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后果 也包括当事人由于经常性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后果 第五节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一 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必要性 环境保护需要补偿机制 需要以补偿为纽带 以利益为中心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 激励机制 协调机制 调动广大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生态补偿机制是环境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通过生态补偿政策 可以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 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是社会主义和谐振发展
15、的必由之路 有效协调地区间 行业间的经济利益 促进社会的各谐发展 2 可行性 生态补偿政策的法律体现正在逐步完善 经济机制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加强 生态补偿政策的技术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生态补偿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 部分地方已经开始进行生态补偿政策的试点 二 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2 经济外部性理论3 公共产品理论 三 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原则1 污染者负担原则2 开发者保护 破坏者恢复原则3 受益者补偿原则4 公平性原则5 政府主导 市场推进原则 四 生态补偿政策的分类1 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2 代际补偿与代内补偿3 国家间补偿与国内补偿 五 生态补偿政策的方式1 国家财政补偿2 项
16、目支持3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4 市场方式补偿5 建立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实验区 第六节其他环境经济政策 一 生活污水处理费二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费三 产品收费四 押金 退款制度五 执行鼓励金六 补贴七 罚款八 赔款 1 产品收费 Productcharge 的概念指对那些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产品收取费用2 产品收费手段的功能直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来实现 通过价格上升来减少这些产品的消费量 3 产品收费有四种形式 1 直接针对某种产品收费 如发达国家对化肥 农药 润滑油 含CFC产品 包装材料 化石燃料 轮胎 汽车电池等产品征收产品费用 2 针对某些产品具有的某种危害特征收费 3 对 环境友好
17、 产品实行价格补贴 4 最低限价 主要用于维护和改善某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废弃物的市场 以促使该废弃物不被倾倒而被再利用 四 押金 退款制度 depositrefundsystem 1 概念 指对可能引起污染的产品征收押金 收费 产品报废后 如果将报废的产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则退还押金 2 类型 通常有两种类型旨在强化再利用的类型 旨在刺激循环使用的再利用类型 3 应注意的问题 押金 退款占产品的价格比率要适当 押金 退款制度应该与现有的产品销售和分送系统结合起来 以降低收还押金的管理成本 押金 退款制度应与相关法律 法规及管理制度相协调 五 执行鼓励金 在环境保护领域执行鼓励金主要有三种形式 违章
18、费和罚款 通过罚款 旨在对单位 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的行为进行经济制裁 从而引导单位 个人选择遵守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的行为方式 执行债券 为使污染者遵守环境法规而预先以债券方式收取一定的款项 一旦法规得到遵守即可将债券兑现 保证金 一种预付款 如果环境危害未发生 或者执行了规定的行为 保证金将予以返还 六 补贴 1 补贴的概念又称为专项补贴 是政府为实际的潜在的污染者提供的财务刺激 主要用于鼓励污染消减或减轻污染对经济的影响 2 补贴的表现形式赠款 补助金 贷款贴息 税收补贴3 目前广泛应用的补贴对污染治理项目的补贴 对生态建设项目的补贴 对清洁生产项目的补贴 对环境科研的补贴 对生产环
19、境友好产品的补贴 4 补贴的类型对产生外部经济性活动的补贴 主要分两种 对环保企业的补贴和对生态治理或建设的补贴对受害者的补贴 按性质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环境破坏过程中的受害者 另一种是环境治理或生态建设中的受害者 对产生负外部性企业的补贴 5 补贴的积极作用对产生外部经济性活动的补贴可以鼓励人们从事环境保护活动对受害者的补贴可以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对企业减少其外部性产出活动的促进作用 6 补贴的消极作用容易导致 政府政策失灵 会导致受害者消弱甚至放弃采用防止污染的措施的动力 即受害者 惰性行为 有关企业补贴的消极作用 许多企业将用于环境保护的更新改造投资与其他资金捆绑在一起使用 难以单独划分 专款专用的约束力不大 7 对补贴手段的改进建议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提供环保专项贷款加强对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八 经济赔款指环境损害的致害者向受害者支付补偿 知识点 环境经济政策税收污染责任保险补贴押金 退款制度产品收费1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 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3 环境经济政策的功能4 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