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课(互换性).ppt

上传人:3399888 文档编号:2144815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说课(互换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 说课(互换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 说课(互换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 说课(互换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 说课(互换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工程系 教学设计 1 2 3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4 主要内容 课程特色 5 一 课程设置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 拓展岗位 发展岗位 就业岗位 岗位能力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 电气控制与PL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零件加工与质量控制 数控编程与加工 机械图样绘制与三维建模 PRO E软件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应用力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是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其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属本专业主干课程中的专业必修课 一 课程定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课程地位 二 课程

2、内容 要学习哪些内容 机械零件加工中的标准 1 掌握互换性的概念 了解互换性的作用 2 熟悉加工误差 公差及检测的内涵及联系 3 了解标准和标准化的含义 熟悉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特点 尺寸误差检测 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 螺纹误差检测 一 教学内容 知识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二 课程目标 三 表现形式与资源 四 参考资料 三 教学设计 一 课程特点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承上启下 它涉及机械制图 材料力学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工程材料 金属工艺学等诸多课程 它是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 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在教学中 针对该课程实际性与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 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3、 紧紧围绕 应用 二字进行教学研究 二 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归纳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发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多媒体与网络空间教学 现场教学 项目教学法 讨论法 机械零件 图纸与实物量具 探究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度 三 保障条件 师资队伍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四 教学考核 期末总成绩 平时成绩 满分100 50 期末考试 满分100 50 平时成绩来源于平时的考核 具体办法如下 平时的考核成绩 考勤 满分30分 常规作业 满分30分 过程考核成绩 满分4

4、0分 考勤 满分30分 出勤迟到 扣1分 次 请假 扣2分 次 旷课 扣3分 次 常规作业 满分30分 过程考核 满分40分 共4次10分 次 注意 四 课程教学具体实施与评价 以项目教学法为例 示例 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1 项目任务 2 项目计划 教师讲授 现场演示 讲授内容 螺纹千分尺的结构 测量范围和精度 螺纹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螺纹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演示 学生通过注意听取教师讲授 观察教师演示 更直观地拥有了如何使用螺纹千分尺测量的印象 3 项目准备 1 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发现同学间半毫米刻度读数的不一致 2 通过教师的巡视 发现并纠正学生错误的测量方法 4 项目实施 4 项目实施 5 检查与思考 思考题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时 如何选择测量头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时 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 6 项目评价 测量载体自制制 学生以自己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为测量载体 对它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不仅加深了对零部件加工工艺的认识 同时也加深了对测量方法的学习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形成一个 加工 测量 数据处理 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理念 四 课程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行业软件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网站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