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基本单位是(D)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丝 D肌小节【正确答案】D2.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是(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正确答案】D3.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B) 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氨基丁酸【正确答案】B4.能不断回收肌浆中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D) A肌膜 B肌细胞核膜 C横管膜 D终池膜【正确答案】D5.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D) A是跨膜电位 B具有全或无特征 C无不应期 D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正确答案】D6.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动作电位幅
2、度(注:选项中Na+、K+=Na+、K+)(C) A不受细胞外Na+浓度影响 B不受细胞外K+浓度影响 C与刺激强度和传播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无关【正确答案】C7.关于钠泵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注:选项中Na+、K+=Na+、K+)(B) A是Na+-K+依赖式ATP酶 B分解ATP时排出K+摄入Na+ C转运Na+、K+的过程是耦联的 D是一种膜内大分子蛋白质【正确答案】B8.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叙述是错误的是(A) 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 B是不衰减性传导 C是双向性的 D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快【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Na+-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注:选项中Na+、K+
3、=Na+、K+)(A) 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 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 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 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答案】A10.CO2和O2进出细胞是通过下列的哪种方式(A)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出胞作用【正确答案】A11.细胞膜逆着电化学递度转运离子的方式是什么(C)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出胞作用【正确答案】C12.易化扩散的特点是什么(C) A消耗能量 B无选择通透性 C有饱和现象 D以上三者均不是【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单纯扩散的是(注:选项中Na
4、+、Ca2+、O2、CO2=Na+、Ca2+、O2、CO2)(C) ANa+ 进入细胞 BCa2+进入细胞 CO2和CO2进入细胞 D葡萄糖进入细胞【正确答案】C14.下列属于入胞作用的是(注:选项中Na+、Ca2+、O2=Na+、Ca2+、O2)(D) ANa+进入细胞 BCa2+进入细胞 CO2进入细胞 D白细胞吞噬细菌【正确答案】D15.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离子活动基础是(注:选项中Na+、K+=Na+、K+)(C) AK+内流 BK+外流 CNa+内流 DNa+外流【正确答案】C16.动作电位的锋电位依次经历(B) A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 B去极化-超射-复极化 C去极化-超
5、射-反极化 D去极化-超极化-反极化【正确答案】B17.有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式是(C) A电紧张性扩布 B化学递质 C跳跃式传导 D衰减性传导【正确答案】C18.如果给予适当的刺激,相对不应期内可产生() A扩布性兴奋 B局部性兴奋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正确答案】C19.粗肌丝由哪些蛋白组成(A) A肌球(肌凝)蛋白 B肌动(肌纤)蛋白 C原肌球(原肌凝)蛋白 D肌动、原肌球和肌钙蛋白【正确答案】A20.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注:选项中Na+、K+、Ca+、Zn+、Mg+=Na+、K+、Ca+、Zn+、Mg+)(C) ACa+ BNa+ CK+ DZn+ EMg+【正确答案】C二.多
6、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A, C)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入胞 E出胞【正确答案】B, C2.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 B, E) A直接分解ATP为能量来源 B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C有转运体蛋白的参与 D有泵蛋白的参与 E有载体蛋白的参与【正确答案】A, B, D3.属于局部电位的电信号是(A, B, C, D) A终板电位 B感受器电位 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E锋电位【正确答案】A, B, C, D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包括(注:选项中Ca2+=Ca2+)(C, E)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内部 B三联
7、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C肌浆网中的Ca2+释放入胞浆 D胞浆中Ca2+升高,触发肌丝滑行 E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正确答案】A, B, C, D, E5.关于前负荷的描述,正确的是(E) A指肌肉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B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 C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肌肉收缩力不变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能产生最大的张力 E是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B, D, E6.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是(注:选项中O2=O2)(A) A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B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氨基酸 CO2的跨膜转运 D单胺类递质的再摄取 E甲状腺细胞的聚碘作用【正确答案】A, B
8、, D, E7.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 B, C, E)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单向传导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正确答案】A, B, C, D, E8.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是(A, B)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搁 C1对1的关系 D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E不受药物的影响【正确答案】A, B, C, D9.有关骨骼肌细胞微细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含大量肌原纤维和发达的肌管系统 B肌小节是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
9、位 C粗细肌丝在空间上呈规则的排列 D横管的作用是将肌细胞膜兴奋时出现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E三联管结构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正确答案】A, B, C, D, E10.横桥的特性是(A, C)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肌纤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的结合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原肌凝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的结合 C具有ATP酶的作用,可以分解ATP而获得能量 D与肌浆中Ca2+有很大的亲和力 E负责传递信息给原肌凝蛋白【正确答案】A, C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下图为膜上离子通道激活开放的一种形式之示意图,根据这个特点判断这种通道为_。 A电压门控通道#电压依从
10、性通道 (电压门控通道) 2.下图为膜上离子通道激活开放的一种形式之示意图,根据这个特点判断这种通道为_。 A化学门控通道#化学依从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3.如图所示为骨骼肌粗细肌丝组成肌原纤维之示意图,图中A为_。 A肌小节#肌节 (肌节) 4.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_。 A郎飞氏结#郎飞结 (郎飞结) 5.正常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许多物质在胞外液(ECF)和胞内液(ICF)间存在浓度梯度,其中Na+浓度胞外明显_胞内,而K+与之相反。 A高于 (低于) 6.膜Na+-K+ATP酶是由_个亚单位构成的膜蛋白分子。 A四#4 (4) 7.动作电位传导机理的本质是,已兴奋区
11、域膜上的动作电位刺激相邻的末兴奋区域膜产生一个新的_。 A动作电位#AP (动作电位) 8.神经-肌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_。 A乙酰胆碱酯酶#AchE (乙酰胆碱酯酶) 9.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_。 AK#K+#钾离子 () 10.细胞膜内外的Na+和K+的不均匀分布需要靠_的主动转运来维持,就其化学本质来说它是一种_酶。 A钠泵#钠钾泵#Na+-K+泵 () BNa+-K+依赖式ATP () 五.综合问答题1.chemically-gated 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 (0分) 【正确答案】通道蛋白的一种,其开放和关闭受膜外和膜内某种特定化学信号的控制。在细胞
12、的跨膜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2.antiport(Counter transport)反向转运 (0分) 【正确答案】在继发主动转运过程中,被转运的物质与联合转运的Na+方向相反,称为逆向转运,如Na+和Ca2+逆向转运,即Ca2+-Na+ 交换。3.isometric contraction (0分) 【正确答案】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的一种收缩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发生在肌肉刚开始收缩而遇到后负荷至收缩张力增大到足以克服后负荷,但肌肉尚未缩短的这段时间。4.钠泵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其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0分) 【正确答案】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化学本质是Na+-
13、K+依赖式ATP酶。当细胞内出现较多的Na+和细胞外出现较多的K+时,钠泵启动,通过分解ATP、释放能量,并利用此能量逆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分布。 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有:形成细胞内高K+,这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将漏人胞内的Na+转运到胞外,用以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防止过多水分子进入而导致细胞肿胀;形成膜两侧Na+和K+的浓度差,建立势能贮备,为细胞生物电活动如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奠定基础;并且,钠泵转运Na+和K+的量通常是不对等的,即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
14、排出3个Na+,转入2个K+,因此其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超极化,有助于细胞维持静息时的极化状态;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pH值、Ca+浓度的稳定和其它物质的转运有重要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的浓度差,也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其生理意义依转运体而不同。如Na+-葡萄糖(或氨基酸)联合转运体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关;Na+-Ca2+交换在保持细胞内Ca2+浓度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Na+-H+交换则对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5.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0分) 【正确答案】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
15、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6.简述兴奋性和兴奋概念的发展。 (0分) 【正确答案】19世纪中后期的生理学家用两栖类动物作实验时发现,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或肌肉,均可引起肌肉的收缩,这种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而由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兴奋,这是生理学上最早关于兴奋性和兴奋的定义。其中刺激
16、是因,反应是果。实际上所有的活细胞和组织都有某种程度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只是灵敏度和反应形式不同。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研究资料的积累,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大量事实表明,各种细胞在兴奋时虽有不同的外部表现,如肌肉细胞表现为机械收缩、腺细胞表现为分泌活动等,但在受刺激处的细胞膜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动作电位,肌细胞和腺细胞的外部反应都是由其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和引起的。所以,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性表现。在近代生理学中,将兴奋性看作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或者说产生了动作电位才是兴奋。注意,并不是
17、所有的细胞接受刺激后都能产生动作电位;凡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7.试述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0分) 【正确答案】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通常是指耦联膜受体和膜效应器酶的一类三聚体G蛋白。它固定于膜内侧,由、三种亚单位组成。其中,亚单位上具有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位点、鸟苷酸结合位点、GTP酶活性位点、调节物结合位点以及与膜效应器酶结合的位点。G蛋白的功能是将G蛋白耦联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发生的构象变化的信息传递给膜效应器酶,并影响后者的活性。在配体与受体结合之前,G蛋白的亚单位上结合有GDP,G蛋白呈
18、三聚体形式,处于非活化状态;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活化的受体与G蛋白亚单位结合并使之发生构象变化,亚单位的构象变化则导致其与GDP解离,而与胞质中的G口结合。亚单位与GTP结合后,随即与亚单位和活化的受体解离,使G蛋白形成-GTP复合物和二聚体两部分,它们均具有生物活性,故称为G蛋白激活型。激活型的G蛋白可进一步激活G蛋白效应器,包括膜效应器酶和离子通道。不同的G蛋白特异性地活化各自不同的效应器。如GS活化腺苷酸环化酶,Gi抑制腺苷酸环化酶,Gt活化cGMP专一性的磷酸二酯酶(转导视觉信号),Golf活化腺苷酸环化酶(转导嗅觉信号),Gq和G11活化磷脂酶C等。G蛋白生物活性的终止是亚单位
19、上内源性GTP酶发挥作用的结果。当亚单位作用于效应器蛋白时,G即被水解成GDP。于是,亚单位与效应器分离,又与亚单位重新聚合成无活性的三聚体。因此,GTP在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开关”作用。8.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K+和Na+的被动扩散以及细胞内大分子的阴离子各自有何作用。 (0分) 【正确答案】Na+-K+泵活动时,每分解一分子ATP,可使2个K+进人膜内和3个Na+排出膜外,这种生电作用使细胞内电位变得较负,对静息电位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但作用较小。Na+-K+泵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外高Na+和细胞内高K+的浓度差,由此而形成的势能储备使Na+具有向细胞内扩散和K
20、+向细胞外扩散的倾向。由于安静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远大于对Na+的通透性,因此在各自浓度梯度的作用下,K+外流的量远大于Na+内流的量,大量的K+外流导致细胞外出现过多的正电荷;细胞内的大分子阴离子则由于膜对其没有通透性而滞留于细胞内,使膜内出现过多的负电荷,膜两侧的电位差由此而产生。K+外流形成的电位差又会阻止它进一步向外扩散,当促使K+外流的动力(浓度差)和阻挡K+外流的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即K+的电化学驱动力为零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便稳定于某一数值,此数值即为K+平衡电位。由于膜对Na+也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少量的Na+内流将使实际测得的膜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略小于K+平衡电位。由于
21、静息电位只是接近并不等于K+平衡电位,故在静息电位时,仍有少量K+漏出,漏出的K+和漏人的Na+很快又被Na+-K+泵逆浓度梯度转运所抵消,故不再出现K+和Na+的净移动,静息电位得以形成和维持。9.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0分) 【正确答案】就目前所知,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这是大多数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实现跨膜信号传递,完成对靶细胞功能调节的方式。此种方式涉及的膜蛋白至少有三种,即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器。G蛋白耦联受体也称促代谢型受体,具有7个跨膜螺旋,经G蛋白耦联后通过相应的膜效应器酶,在细胞内产生第
22、二信使。第二信使再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并由此催化胞内一些功能蛋白的磷酸化过程,改变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例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后,经兴奋性G蛋白(Gs)、腺苷酸环化酶(AC)使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浓度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的增高又激活了蛋白激酶A(PKA),PKA使Ca2+通道磷酸化而开放,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传导加快。 (2)由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这种受体本身就是离子通道。根据引起通道开放和关闭因素的不同,门控通道可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等。如在神经-肌接头处,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后,ACh同终板膜上N2型ACh受体结合,该受体实际
23、上是一个由5个亚单位(2五聚体)组成的化学门控通道。当ACh分子与两个亚单位上的位点结合后,通道蛋白构象改变,通道开放、相应离子跨膜扩散,使膜电位发生改变而完成信号转导。电压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可以视为接受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的“受体”,并通过通道的开放、关闭和离子跨膜流动把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 (3)由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分子的膜外段上有配体的结合位点,膜内段自身具有酶的活性,或可激活胞质中的酶而不需要G蛋白参与。如酪氨酸激酶受体,一般只有一个跨膜螺旋,较长的膜外段与特定化学物质结合后,可直接引起膜内段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激活,或促使其与胞质酪氨酸激酶的结合和激活,继而使膜内
24、功能蛋白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胰岛素和大部分生长因子就是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作用的。此外,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也是一种酶耦联受体,与酪氨酸激酶受体不同的是该蛋白的膜内段具有鸟苷酸环化酶的结构域。一旦配体(如心房钠尿肽)结合于受体,将激活GC,使胞质内的GTP环化,生成第二信使cGMP。10.骨骼肌收缩有哪些外部表现? (0分) 【正确答案】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形式可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依收缩时长度或张力的改变区分为:1.等张收缩,收缩过程中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2.等长收缩,收缩过程中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二)依肌肉受到的刺激频率不同而分为:1. 单收缩 肌肉受到一定短促刺激时,出现一次迅速
25、而短暂的收缩和舒张;2.强直收缩 肌肉受到一连串频率较高的刺激时,收缩反应可以总和起来,表现为不完全性强直收缩和完全性强直收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基本单位是(D)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丝 D肌小节【正确答案】D2.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D)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 B在收缩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 C在舒张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 D在收缩期发生收缩的复合【正确答案】D3.骨骼肌发生收缩时,下列哪一项的长度不变(B) A明带 B暗带 CH带 DZ线间距【正确答案】B4.能激活蛋白激酶C的细胞内第二信使是(注:选项中Ca2=Ca2+)(A) Ac
26、AMP BIP3 CDG DCa2+【正确答案】A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特点不包括(D) A依靠化学传递 B单方向,易受药物及环境因素影响 C有时间延搁 D可双向传递【正确答案】D6.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C) A肌纤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凝蛋白 D原肌凝蛋白【正确答案】C7.能不断回收肌浆中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D) A肌膜 B肌细胞核膜 C横管膜 D终池膜【正确答案】D8.下列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是(注:选项中Na+、K+=Na+、K+)(C) A肌肉的舒张过程 B肌肉的收缩过程 CK+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 DNa+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正确答案】C9.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
27、生兴奋的共同表现是(A) A动作电位 B局部电位 C收缩 D分泌【正确答案】A10.增加细胞外液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正确答案】B11.对静息电位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注:选项中K+=K+)(D) A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 B膜内较膜外电位低 C接近于K+平衡电位 D是细胞的去极化电位【正确答案】D12.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快速复极化是由于膜对(注:选项中Na+、K+、Ca2+、Cl-=Na+、K+、Ca2+、Cl-)(D) ANa+通透性增加 BCa2+通透性增加 CCl-通透性增加 DK+通透性增加【正确答案】D13.神经细胞
28、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D) 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正确答案】D14.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A) A前者小 B两者相等 C前者约大5 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正确答案】A15.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注:选项中Ca2+、Mg2+=Ca2+、Mg2+)(A)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
29、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正确答案】A16.下列关于Na+-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注:选项中Na+、K+=Na+、K+)(A) 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 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 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 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答案】A17.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注:选项中Na+、K+、O2、CO2=Na+、K+、O2、CO2)(B) ANa+进入细胞 BK+进入细胞 CO2进入细胞 DCO2进入红细胞【正确答案】B18.钠泵的作用是(注:选项中Na+、K+=Na+、K+)(C) A只
30、将a+转运到细胞外 B将Na+和K+同时转到细胞内或外 C将Na+转到细胞外,K+转到细胞内 D将Na+转到细胞内,K+转到细胞外【正确答案】C19.无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是(D) A电紧张性扩布 B化学递质 C跳跃式传导 D局部电流【正确答案】D20.局部兴奋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主要原因是(C) A不存在绝对不应期,可以总和 B去极化和复极化速度太慢 C不能有效地向周围传播 D膜电位超极化【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B, C)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入胞 E出胞【正确答案】B, C2.属于膜效应器酶的物质有(A
31、, B)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C C三磷酸肌醇 D二酰甘油 EG-蛋白【正确答案】A, B3.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正确的是(A, B)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B相当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C在不同的细胞,大小是一样的 D它是个变化的电位 E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正确答案】A, B4.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发生变化的是() A明带 B暗带 CH带 D肌节 E肌原纤维【正确答案】A, C, D, E5.关于肌丝滑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横桥循环的过程中,细肌丝不断向暗带中央移动 B肌丝滑行若由于肌肉的负荷而受阻,则会产生张力 C横桥循环在一个肌小节中是非同步的进行的 D横桥循环在整
32、个肌肉中是同步的进行的 E横桥循环的进行速率是决定肌肉缩短程度等的一个关键因素【正确答案】A, B, C, E6.关于前负荷的描述,正确的是(B, D, E) A指肌肉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B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 C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肌肉收缩力不变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能产生最大的张力 E是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B, D, E7.下列属于平滑肌的特性的是(A, B, C, E) A横桥激活的机制需要较长时间 B细肌丝中含有肌钙蛋白 C活动所受的调控多种多样 D肌浆网发达 E肌丝结构整齐、规律和有序【正确答案】A, C8.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是(注:选项中O2=
33、O2)(A, B, D, E) A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B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氨基酸 CO2的跨膜转运 D单胺类递质的再摄取 E甲状腺细胞的聚碘作用【正确答案】A, B, D, E9.局部反应的特点是() A不是“全或无”式的 B没有不应期 C不发生叠加 D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E电紧张传播【正确答案】A, B, E10.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是(A, B, C, D)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搁 C1对1的关系 D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E不受药物的影响【正确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作用是将_泵出膜外,同时将_泵入膜内。 ANa+#Na (Na+) BK+#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