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

上传人:惹人阿 文档编号:3919978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成语A组16到3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答案】D 【解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如出一辙: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语境用错。,17,【答案】C 【解析】A.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B.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C.心如止水: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这里与“颓废沮丧”“放弃追求”的语境不符,可改为“心灰意冷”。 D.一头雾水:形容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18,【答案】B

2、【解析】A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没有的内容。语境错误。 B.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形容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还有男的)就不对了。 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表示的是肯定,与句意不符。,19,【答案】D 【解析】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恰当。 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20,【解析】【答案】B A“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3、C“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 D“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21,A.不遗余力:形容做事卖力。 B.步步为营: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也比喻行动、做事谨慎。 C.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D.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 答案B,22,A.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C.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D.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答案A,23,A.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4、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B.十室九空: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C.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答案:B,24,A. 没落:衰败,趋向灭亡。 B.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C.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 D.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 答案A,25,A.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B.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

5、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C.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 D.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 答案A,26,A.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B.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C.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D.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 答案B,27,A.毁家纾难: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行为,指牺牲自我。 B.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C叹为观止:看到这

6、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答案A,28,A.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B.如数家珍: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C.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D.舞文弄墨: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答案B,29,A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指受到好的影响。 B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C项,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D项,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答案D,30,A.有识

7、之士: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B.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C.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的很彻底。 D.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假思索。 答案:D,31,【答案】D 【解析】 A项,“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B项,“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C项,“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D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用在此处不合语境。,32,【答案】D 【解析】或许

8、:也许,表不确定。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贬不当。 B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对象不当。 C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应改为“鉴别”。,33,【答案】A 【解析】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处恰当。 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 C项“如影随形”意为“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 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34,【答案】B 【解析】 A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同“曼延”,连绵不断。句中是指信息扩散的情形,宜用“蔓延”。 B.借以: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重在强调凭借的条件。 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D.铩羽而归:比喻失败或不得志而归。,【答案】C 【解析】 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当用“不以为意”。 B.“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这里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不合理,但不能说是做坏事。 D.“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本句误解为支离破碎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材料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网站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