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有关上帝的教义上帝论,上帝论是基督教神学(教义)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因为上帝是神圣启示的唯一主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和人类生存的根本原理。在基督教传统观念中,上帝是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者,是具有人格的神,是绝对完美的终极存在(Being),是超越的神。在信仰中,上帝是我们信靠、敬拜和热爱的对象,神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使人正确认识上帝。这涉及到上帝是谁,是怎样的上帝(上帝的名称、属性、与人的关系、上帝的工作)等问题。提到上帝,几乎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形象都是不同的。,基督教的上帝观往往是超越与内在、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永恒与暂时、不变与可变、超历史的与历史的、非人格化与人格化的
2、相互交织。这反映了哲学理性与圣经中对上帝理解的不同之处。 哲学理性倾向于把上帝看成是一个超越的、无限的、永恒的、不变的、超历史的、非人格的存在者,而圣经中的上帝则是人格的神,是一个参与历史、在历史中显明自我的存在者。 自从希伯来的宗教信仰与希腊罗马世界的哲学思想在公元1世纪开始接触后,启示的真理与哲学的理解就开始相互作用。在教会初期和中世纪时,哲学上有关上帝的论述对神学上上帝观的形成起了辅助作用,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只有把信仰与理性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有一个平衡正确的上帝观。 根据创1:1“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从哲学思辨的角度理解,可作如下的推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世界依存于上帝,
3、上帝超越世界。时间、空间是随上帝创造世界开始的,这样,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限的、可变的、会毁灭的,而上帝是无限的、永恒的、无始无终的,是一个与世上存有完全不同的超越的存有。,世上一切存在物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的,受因果律等自然规律的制约,但上帝却超越于任何规律,他是一切规律的制定者。这样的结论可以说是人类认识的产物,是人凭理性对有关上帝的真理部分地认识。 关于上帝的真理,从根本上讲是启示的真理,对基督徒而言是从圣经而来的。藉着圣经的启示,我们看到上帝在历史中显明自我,他是具有人格的神,有目的、有意志、有情感,关心人类事务,惩恶扬善,为救赎人类让独生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这位上帝活动于世界之
4、内,参与并从根本上决定人类历史。他与人类一起分享快乐并同经不幸和苦难。所以,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既是超在的也是内在的。,第一节 上帝的名称和本质,一、上帝的名称 对于上帝的名称的认识是从圣经开始的,圣经里的神名不是人赋予的,而是上帝启示于人的。圣经中上帝的名称隐含着渐进的启示在内,不同的名称体现了上帝本性的不同层面,将上帝越来越清楚地启示给他的子民。如:全能(永生、至高、圣洁、公义、慈爱、忌邪)的神等等。,雅威/耶和华(YAHWEH/YHWH, Yahweh) 这是旧约中最经常使用的名字,也是以色列的神独有的名字,它的含义是“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15)”,象征上帝是行动的、自存的独一者。此名
5、的意义有: 强调上帝自我存在的永恒。 强调上帝与他子民身上的工作和立约的关系。(出6:28)在五经中,耶和华之名几乎都与立约的子民称呼与他们立约之神有关。 由此,衍生出的名字有“耶和华以勒”(the Lord will provide)(创22:14);耶和华尼西(the Lord is my banner)(出17:15);耶和华沙龙(the Lord is peace)(士6:24)和万军之耶和华(撒上1:3)等。,以罗欣(Elohim) 旧约中最常用的神的名称,以复数形式出现。最初是一个多神的复数形(a polytheistic plural),后来特指单数的意义,用来修饰的形容词和动词
6、都是单数的,也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单数(a Trinitarian plural),三位一体的的位格通过复数形体现出来,也可以说是一个神圣的复数形(a majestic plural),这一形式成为上帝无限伟大和主权的象征。,父(Father) 以上帝为父,旧约中有15次,新约中有245次。作为父,他给他的孩子以恩典和平安(弗1:2,帖前1:1);恩赐和命令(弗2:18,帖前3:11)。称上帝为父,是肯定自己所相信的是一位有位格的充满活力的神,而不是一种无位格的静止的神圣力量,也表达了我们与上帝相属的关系,上帝与我们的关系就像父亲与他的孩子一样;上帝关心我们正如父亲关心他的孩子一样;另外,上帝也像
7、父亲一样对我们行使权威。 在新约中,身体力行将上帝称为“父”的是耶稣自己,在福音书中,主以父称呼上帝多达170次以上,这位父关怀、护佑被造物,顾念所有的一切(太5:45,6:26)。由此,我们也可以坦然无惧地称上帝为“阿爸父”(罗8:15,加4:6)。,上帝(God, theos) 新约对上帝的称呼,他是唯一的上帝(提前1:17),独一真神(约17:3,太6:24),唯一的圣者(启15:4),唯一的智者(罗16:27); 他是超在的上帝(徒17:24,来3:4,启10:6); 他是救主(提前1:1,2:3,4:10,多1:3,2:13,3:4)。 主(Lord) 意思是先生(约4:11)、主人
8、(路19:33),新约中以基督为主。,二、上帝的本质上帝是灵 主耶稣亲口所说的真理(约4:24“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上帝的灵超越时空。不受三度空间的限制是灵的特点,可以使人随时随地接受他的感动和恩典。上帝是灵,使他可以进入时间(约1:14)或空间(创18:13)以有形的形态向人显现。 上帝给人的灵是有限的,灵是人存在中看不见的部分。人灵缺少神灵的超越能力,不能自由来往于不同时空中,但是能够用祈祷与上帝沟通或感受来自灵界的体验(撒旦、邪灵的试探)。 “圣洁”(Holy)也是上帝的本质,也是他的属性。,三、上帝的属性(attributes) 上帝的属性是人从圣经中上
9、帝的作为中归纳出来的神性的品质。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对上帝的属性做了如下的概括: “上帝是个灵,无限、永恒和永不改变,在他的存在中,充满智慧、能力、圣洁、公义、良善和真理。”属性是一种永恒的本质,不能获得也不能失去,是内在固有的本质。上帝的属性与其存在是不可分的。当谈到上帝的不可理解性时,是指我们不能完全地或详尽地认识他的特质和本性,只能就他的自我启示的部分来认识他。我们不能全然了解或透彻认识他向我们所启示的自己,因此对于上帝总是存在着神秘的成分。,划分 对于上帝属性的划分有多种,一是可传递的属性和不可传递的属性。前者指的是可在人类
10、身上找到的特质,如爱、能力等;后者只得是独特属上帝的不能再人身上找到相匹配的特质,如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等。 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 自然属性 自存性(self-existence) 无限性(Infinity) 纯一性(Simplicity) 道德属性 慈爱 良善 公义 圣洁 信实 绝对属性和相对属性 a. 绝对属性 自存性 永恒性(Eternity) 无限性 b. 相对属性 全知(Omniscience) 全能(Omnipotence) 全在(Omnipresence),B. 内容 1)绝对属性(absolute attributes) a. 无限性 (immensity)志下6:18
11、上帝的无限超过人的想像和理解,他的中心遍及各处,无处不是上帝的地界。 b. 永恒性(eternity) 上帝无始无终,他是永恒的存在(创21:33,永生神;提前1:17,“永世的君王”)我们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将来,但上帝作为永恒的现在,在他没有分别(诗90:2,102:24)。,c. 自存性(self-sufficiency) 强调上帝除本身外,不依靠其他存在物而存在。上帝是独立于所有造物之上的造物主,所有的创造物要依靠他而存在(徒17:28),而他则在本身内自我存在(诗50:12)。 他无始无终(出3:14),有自己的生命(约5:26);同时他不受任何关系的限制(徒17:25),表现为上
12、帝意志的绝对自由(罗9:15,弗1:11);上帝是所有存在的最终根源(,the ultimate ground of all beings)。,d. 不变性(immutability)指上帝的本质(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即上帝的稳定性。但不是说上帝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指上帝在本质、属性、计划和旨意上保持不变,他的完美、目的和应许是永远一样的。上帝拥有不变的美善和圣洁,在他没有转动的影儿。 属性不变 上帝的慈爱永不改变(诗118:29,哀3:22); 上帝的公义永不改变,公义、公平是他宝座的根基(诗97:2),是上帝本性的根本(诗99:4),上帝常施行公义(诗7:11)。 旨意不变 上帝的意愿、计划
13、以及要求人的道德原则等不会改变,“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玛3:6) 上帝对人的应许不变(来6:1718)上帝的信实 上帝对于自己的许诺不变(赛55:11)上帝要照自己的计划达成他的目的,他不悖乎自己,这样我们的信仰才有把握和盼望。,上帝表面的变化是由于其创造物的改变,尽管他的作为根据我们的行为变化,但他的应许和目的却从未改变。那么,应如何理解“上帝的后悔”呢?撒上15:11,创6:6,出32:14等经文,这是人对上帝描述的方式,主要是指人与上帝关系上的变化,或者是表达上帝的遗憾和忧伤,用人所能理解的方式。不变性提醒我们上帝对罪的态度不变,不会妥协让步、改变的。,2) 相对属性(Relati
14、ve Attributes) 无所不能 Omnipotence/Almightiness 太19:26,“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体现在上帝在自然界藉着创造与自然力的控制(十灾、耶稣止住风浪、在海面行走等)显示他的无所不能;上帝在历史中工作,藉童女怀孕生子,赐下救主改变人类历史,说明他是历史的主宰;上帝的权能在人心中感化,赐人信心,使背离他的人悔改归向他,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上帝为中心。然而,上帝也有一些“神圣的不能”,如上帝不能撒谎、犯罪、否定自己,作与本性相悖的事(民23:19,撒上15:29,提后2:13,来6:18,雅1:13,17)。作为力量之源,上帝那没有限制的力量与他的智慧和美德和
15、谐地共同作用。,无所不知 Omniscience 意味着上帝知道每一件事,现实的和可能发生的。圣经中充满着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全知是一种完美的智慧,上帝知道每颗心灵中思想和动机的力量与知识的完美和无限。在上帝没有马后炮(afterthoughts),诗147:5,撒上2:3,“大有智识的神”,出3:19,伯37:16,箴5:21,罗11:33,无所不在 Omnipresence 意味着上帝的整个存在可以覆盖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他是永恒的概念,如“从亘古到永远”(诗90:2),“是首先的,是末后的”(赛44:6),“是阿拉法,是俄梅戛,是始,是终”(启21:6)。在空间上,他可以同时在每一
16、处属他的范围内,并且能够在每一处施展他的全部能力(约4:2124,徒17:24)。对我们的影响有两方面:敬拜(约4:2324)用心灵和诚实拜父;祷告(太6:56)进入内屋,奉主耶稣基督的名。,自由freedom 假如没有对自由的拥有,其他属性将毫无价值,上帝不能被自己所创造的宇宙之法所限制。他有自由加入、改变或取消这些法则并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行事(但4:35,罗9:1424)。我们应认识到上帝的自由是根据他的本性,这样他的行动就不会违背自己的圣洁和慈爱。,智慧 上帝的智慧是对知识的正确运用,这样上帝就不会犯错误,颠倒秩序,或是对他所作的表示遗憾,他完美的智慧显示了无所不知,甚至还有所超出,包
17、括了上帝完全而永恒的知识,知道所有的事情: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神圣智慧所显示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创造中(箴3:19,耶10:12),创造是上帝智慧的镜子,也是他力量的标志。,道德属性 圣洁 作为绝对的圣者,上帝是圣洁的(利19:2,出15:11)。圣洁好像是他的王冠上最闪亮的宝石,正如上帝的权能使他有力,他的圣洁使他荣耀。上帝拥有内在的圣洁(intrinsic holiness)、最初的圣洁(original holiness),他是圣洁之源(撒上2:2,诗99:9),他也拥有超越的圣洁(transcendent holiness)。不守本位的天使会失去圣洁的品质,而上帝的圣洁是他的本质,永远不
18、会丧失,这也是他无限而永不会改变的美德(赛6:3,可10:18,林后7:1,启4:8)。上帝更拥有有能力的圣洁(efficient holiness),上帝是圣洁的典范和原则,他的圣洁是我们生活与行为的标准(彼前1:16)。,慈爱 圣洁体现了上帝是宇宙的道德管理者,慈爱就表明他是所有信靠并顺服他的人的慈父。上帝是爱,他普及着自己的恩典(雅1:17),上帝的爱遍及所有的生物,从动物到有灵的活人;上帝的爱尤其体现在人间之爱中(歌8:7,约15:13),他是一个爱者。上帝之爱更是渗透于圣经的字里行间,圣经启示了上帝慈爱的心肠,圣经可以说是上帝向因堕落而失落受罚的罪人启示自己永恒之爱的爱的书信。上帝的
19、爱也显明在基督身上(约3:16,4:10,15:9,约一4:16);上帝之爱无法度量并超越了知识(约一3:13),这爱体现在对罪的赦免上就是恩典(弗1:67,2:78,多2:11),上帝之爱将注入信徒的内心(罗5:5),而且上帝对他所爱的儿女要管教(来12:5下6),这也是爱。,公义 对有理性的创造来说,上帝是完全正直和公义的(申32:4),关乎上帝自身的公义被称为绝对公义(absolute justice)如:诗11:7,但9:7;关乎上帝创造的公义被称为相对公义(诗19:9,徒17:31),指与人有关的公义上帝主持公道、维护正义的态度,即赏善罚恶的公义。公义是上帝做事的原则(赛28:17)
20、,人的理性是无法完全洞察的(罗11:33)。我们应该相信上帝知道何为正确的,他所恨恶的罪恶会在某时某地得到严惩,因此对于所有生命中的苦难和表面的缺欠应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丁主教所言,公义与慈爱不是对立的。上帝的公义是慈爱的公义,而上帝的慈爱是公义的慈爱。在耶稣基督身上体现了上帝的慈爱与公义的完美结合。,怜悯 作为怜悯的上帝,他充满了怜恤,并不急于惩罚而是准备着赦免。由于他的怜悯,他赐下圣子作为救赎,也赐下圣灵感动罪人,照亮他们的内心,他更以圣经中的应许作为忧愁患难中人们的信靠。上帝的怜悯是自由的,无论我们是否值得获得(罗3:24,弗1:4,多3:5);也是无限的(诗42:8,51:1,86:5
21、,耶哀3:23,弗2:4),更是恒久的,正像河水不会干涸一样(出34:67,民14:18,诗100:5,103:9,17,弥7:18,雅5:11)。,第三节 上帝的位格与三位一体论,上帝的位格 “位格(person)”在英语中的意思是“一个个体人”,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在2、3世纪的罗马世界通用的含义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时所戴的面具。所以,提到上帝的位格是取位格的关系性的意义,说明上帝愿意并有能力与有别于自己的人类交往并建立关系并且在关系中显示出个体的独特身份与属性。 位格也说明上帝是内在的,与非位格的、遥不可及、无法与人沟通的哲学家眼中的上帝是完全不同的。 上帝的位格从圣
22、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上帝的名称让我们认识到上帝不是无名无姓不可为人所知的神明,而是通过名字让人可以藉此称呼他并与之沟通。例如,旧约中常有“求告耶和华的名”(创4:26,12:8)。,如何理解三位一体的上帝? 三位一体的上帝观是基督教上帝观的根本特征,也是早期教会的教父们讨论热烈的一个问题。“三位一体”不是圣经中的专有名词,但这个概念是从经文中归纳出来的。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被称为“拉丁第一教父”的特土良(Tertullianus,?155-240)。 三位一体的上帝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信仰体验:天上的耶和华是上帝,与之生活在一起的耶稣是上帝,心中又感受到的是圣灵的工作,而上帝又是独
23、一的真神。由此,早期的教父试图把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的概念与希腊哲学中“绝对的实体、逻各斯、灵”的概念对应起来。,游士丁(Justin Martyr)、克利门(Clement of Alexandria)和奥利金(Origen)主张“圣父就是最原初的、永恒不变的,是一切相对的东西起源的绝对的实体;圣子是逻各斯,圣父通过逻各斯而创造世界,通过逻各斯与作为相对者的万事万物联系起来,而上帝与人的关系是通过圣灵建立起来的,藉着圣灵上帝与我们同在。 圣父是世界的起源和绝对的超越者,圣子是积极慈爱的拯救者;圣灵则把上帝的帮助和恩惠带到人间。,理解三位一体的教义,必须理解上帝是超越各种限制,一直在行
24、动着的上帝,他可以以存在的不同位格做工,但仍然保持神性的完全和独一性。三位一体的“三”不是单纯将一变成三的分身,因为三位都保持了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西2:9),上帝由一而三时,各自的神性都毫无损失。因此,三位一体论的最基本主张是: 上帝的本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统一的本体与三个位格等同:即各位格拥有上帝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本质。,三位一体的圣经依据 旧约的启示 复数的神名 创1:1, 26“上帝说我们要”表达的是“统一中的多样性”, 还有创3:22,11:6,7 赛6:28 用两个以上的称呼在同一位神身上。 撒莱苦待夏甲的记述(创16:7,13)“耶和华的使者”(7)改称“耶和华”(13);亚伯拉
25、罕接待客人的记述(创18:19:)“耶和华”(创18:1)也称“三人”(2)、“天使”(创19:1,15,21),后再称“耶和华”(19:24)。这些记载都暗示上帝随时超越自己的存在形态,可一也可三。,在同一上下文中神有两个以上的位格 赛48:12“我是耶和华”接着16上帝又说:“自从有这事,我就在这里。现在耶和华差遣我和我的灵来。”除非用三位一体的观念理解,这种表达是令人困惑的。还有诗110:1“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明显表明三位一体中父与子的对话。 智慧位格化 箴8:2230“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启示超出参与创造的上帝的第二个位格。,新约的启示 三位并提 耶稣受洗时,天父与
26、圣灵都同时在场(可1:1011,太3:1617,路3:2122)。从父而来的圣灵为耶稣作见证(约15:26);林前12:46,圣灵、主、上帝都提到,保罗在罗1:24中宣示福音与父、子、圣灵有关,祷文中也是三位并提(林后13:14)。 二位并提 父与子并提(约1:1,3:16,太11:25,26;罗5:8,10;加4:4,来1:6,约一4:9,约二3,9) 子与圣灵并提(太1:18,20;约16:7),耶稣对自己神性的认识 太22:4145中耶稣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将自己与父完全认同(约10:30,14:711),他肯定了多马对他的认识(约20:2829),宣告自己在末日审判时是坐在荣耀宝座上的审
27、判主(太25:3146)。 使徒对耶稣的认识 约翰称耶稣为真神(约一5:20);保罗称耶稣为至高的神(罗9:5),耶稣是用自己的血买来教会的神;是与父平等(腓2:6),拥有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西2:9)。 大使命中的启示 太28:19 主耶稣给门徒的大使命中吩咐要奉父、子、圣灵的名给门徒施洗。,圣经中说上帝是独一的(赛44:6,弗4:6),但父是神(林前8:6),子是神(约20:28),圣灵是神(约4:24),这只有用三位一体才能解释得通。,三一论的意义 a. 三位一体的教义确立了独一的上帝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使我们知道宇宙的终极存在不是一个隔绝独居的神,而是一个以关系为本体的位格的团契。,b
28、. 通过三位一体的概念我们认识上帝的奥秘正是爱的奥秘,上帝的内在生命是爱的团契生命,是由三个位格通过动与静、施与受的内在交流关系而构成的。因为上帝是爱,他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而是一个向外开放的宇宙的爱者。,c. 三一教义通过对位格的本质和位格间的关系,为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上帝建立关系的条件。同时,只有“位格人”才是真正的人,一个真正具有上帝形象的位格人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而是一个向外开放、超越自我并且处于关系之中的位格个体。 人通过与上帝(纵向)及人与人、人与自然(横向)交流的关系达到彼此给予、彼此接纳和彼此相爱。,救赎/经世三一论(Economic Trinity) 内在三一论(Immane
29、nt Trinity),第四节 上帝的工作,一、上帝的创造 在上帝的工作方面,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使新、旧约成为一个整体,具有了连贯性。 圣经一开头就宣告: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结尾同样应许创造新天新地(启4:8,21:15)。 上帝的救赎与上帝的创造分不开,是以创造为基础的。旧约中与新约启示的是同一位上帝;创造的上帝和救赎的上帝是同一位神,而不是异端思想(诺斯底派)中的二元论:一个是救赎了人类的上帝和首先创造了世界的等级稍次的神,由此认为灵是善而物质为恶的观念。,圣经的创造论 创造是三位一体上帝的作为(创1:1,诗96:5,赛37:16,44:24,45:12,耶10:1
30、1)。旧约中指出上帝发出他的灵,人便受造(诗104:30);新约中指出子参与创造(约1:3,来1:10),这样,创造来自父神,透过子,藉圣灵实现。,旧约对创造的理解 引发希伯来人思考创造问题的不是世界本身,也不是万物的起源,而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问题。面对天灾人祸或是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威胁,他们不能不想到那位呼召他们列祖、拯救他们出埃及的上帝,同样也是创造万物的主。 这样他们就有理由为生存奋斗下去,因为他们知道上帝在整个万有中的地位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所以,他们形成了与古代中东宗教截然不同的神观和世界观,与人在历史中的地位。,神人关系 希伯来人认识的神是呼召和拯救的神(创12:13,出3
31、:610,赛40:2831,43:13,44:2426,诗89:1115),也是创造万有的上帝。整个宇宙是他创造的,万物就不能独立于他而自主,而是需要依靠他的维持和供应,所以,上帝不是自然界的化身,他也禁止人把各种力量神化,只让人敬拜独一的创造主(出20:3),并要人知道上帝一直在历史中工作,使历史走向上帝所预定的目的地(出3:610)。,上帝与世界的关系 希伯来人对上帝创造的观念是从无造有的创造(creatio ex exnihilo)诗33:9,48:5,罗4:17,来11:3,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创1:124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里的“创造“意味着无中生有或不用已有的材料而产生出事物,
32、也有从本身原不是的材料中创造出事物的意思。例如,上帝从地上的泥土中造出亚当的身体,又从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夏娃的身体。 希伯来人认为世界有别于创造主,世界中万物要靠他存在。上帝介入自然规律的事圣经中也有记载:创49:25,出15:8,11,申33:14,士5:20,诗29:,西1:15。,新约对创造的理解 新约秉承旧约创造救赎的思想,显明拿撒勒人耶稣就是道成肉身、自太初就与上帝同在的神子,“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1:3)。这样就把耶稣一生从降生、受难、复活与创造、救赎、再来(新天新地的降临)联系起来。,基督参与创造又包含着使人再造、重生的含义。从道成肉身的耶稣身上
33、可以发现上帝自古隐藏的智慧,藉耶稣的一生可以看到创造与救赎的关联,即由救赎可上溯至创造(林前8:6,西1:15,约1:3,来1:2)。耶稣基督是新生命之源,而新人的生命不是靠律法而得,而是恩典的赐予,这就是福音。,上帝创造的直接目的是向拥有上帝形象的人启示他的存在和作为(罗1:1920),使有能力领受上帝启示的人认识他。 上帝创造的终极目的是使认识上帝的人归荣耀与他(诗19:16)即彰显上帝完全的荣耀,增进受造者的幸福和喜乐,使他们能赞美创造主,献上对上帝的感恩和爱(赛43:7,60:21,结36:2122,39:7,路2:14,罗9:17,11:36,林前15:28,弗1:56,3:910,
34、西1:16)。,B. 各种创造说 字面解释的创造论 按照创1:3:进行字面解释,因此按家谱推算人类只有6千年到1万年的历史,而人所居住的地球也不过比人长6天。显然,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以万年为单位计算的各种动、植物化石的存在,因此有人认为在创1:12中有一段间隔,是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世界,因天使犯罪而被毁灭了,第二节才是现今世界的创造。,历史上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例如:爱尔兰主教乌社尔(James Ussher of armagh,1581-1656)将出现于圣经中的全部年代相加,得出上帝创造天地发生于离耶稣被钉4036年前。另外一位剑桥大学的副校长莱特弗(Lightfoot,1602-1675)以
35、此推算,创造始于主前4004年10月1824日,亚当创造在10月23日上午9点。19世纪还有人大力提倡。 这种观点把圣经与科学对立起来,显示出对科学的无知。上帝在自然界留下他自己的工作,又在历史中给人启示,好像两本书应该彼此能解释对方,偏重或轻忽任何一方都失之偏颇。,渐进的创造论 也可以说是神创进化论,不同于自然主义的进化论。自然主义的进化论是假定一切动植物现存的物种(包括人),是由物质与生命最单纯的形态进化而来,以及生命的各种现象和存在都是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也是不能证明的假设,例如:一个物种如何产生另一个物种,野兽如何成为有理性、道德、宗教感的人。,渐进的创造论相信创1
36、:3:是上帝的创造,主张在整个进化的发展过程背后,上帝是全能的创造者。 从被证实的微进化范畴中知道物种自被创造后曾进行自己的演化和繁殖。地球和宇宙的年龄是久远的,科学家用六种不同的元素为地球和月球上的石块测试,都在40到45亿年左右,所以世界只有6千年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渐进创造论相信人是一种与动植物完全不同的生物,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是具有上帝气息的灵魂,但却因犯罪堕落而成为被上帝救赎的对象。,C. 创造论的反思 创造论不是追溯人或宇宙起源的学问,而这些是科学应该探索的问题。如果穷追不舍,就是舍本逐末,忘记了创造论要传递的信息。创造论的根本在于看到人作为受造物的真相脆弱和有限,从而尝试找准自
37、身在自然界和历史的身份,由此来认识这位创造与救赎的上帝。这样,即便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能从行公义、好怜悯的上帝那里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勇气,在困境中找到生机。,圣经强调人的被造及人被上帝安放在地上生活,作全地管家的职分,尤其蒙救赎的人又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应当引导人与上帝和好,特别是当人类困于历史的黑牢中,更有责任向人指出上帝是在历史中工作的神。 同时,上帝也一直在呼召人与他同工,与他一同为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并向人指出新天新地、新国度的希望。创造论永远是向前看的,直到上帝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降临。,根据麦葛福(Alister McGrath)的观点,创造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 区别了上帝和被造物
38、。 创造意味着上帝对世界拥有主权和所有权。 上帝是造物主,这意味着被造物是善的。 创造论对于我们理解自身、特别是理解我们在被造物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论对神学的圣俗之分提出了挑战。,二、上帝的护佑 (保守 Providence) 上帝基于他的先见,预定了对被造万有一套永远的计划。当上帝凭其智慧与权能,使万事互相效力来执行其旨意时,他所施予被造物的照顾、保护、安排及对万有的统治,称做上帝的保守。保守可分为一般保守(general providence)和特别保守(special providence),前者指上帝对宇宙中万有(包括未蒙恩的人)一般性的控制;后者指上帝对蒙恩得救者的保守和看顾
39、。,护佑的内容 有关护佑的教义是相信上帝是个人的上帝以及上帝人格化地行动在他所有的创造中,自然和历史中,保持、支持和管理着创造的秩序。 20世纪的一位神学家Emil Brunner 这样定义上帝的护佑: “神圣护佑的概念是对这样一种观念的否定,即宇宙是没有意义的,一切发生的事情只是出于偶然。护佑是指所有存在和发生的,都是在上帝的知识和旨意中。这样生命就不是不可靠的,也就没有随便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上帝里有最终的基础。所有发生的都与神圣的目的有关。万有都被要求根据和服从于神圣的计划和最终的目的。”,护佑的重点在于上帝在创造秩序中的有目的的行动,反对那些根据机会、命运、运气、星象学和自然
40、律来定义人类生命的观点。三一上帝的护佑是人格化的并由此建立了人类的人格(personhood),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发现的,“你要么把每件事归根结底到盲目的机会上,要么追溯万事到上帝。”人类的生活要么在位格化上帝的护佑下,要么在非位格化的权力之下。,护佑与创造的教义非常相关。有的神学家也把护佑看成是创造的一部分。 护佑也与预定关系密切。护佑指的是上帝在注视、支持和管理创造的秩序上的整体行动,预定是与上帝对人类的拣选有关。 护佑教义的顶点是与终末论(eschatology)有关,宇宙和人类历史最后不是以破坏和混乱结束而是神圣目的的实现,这在赛60:66:和启示录中得到体现。护佑意味着从现在到末了,
41、上帝在掌权。,护佑的要素 保存(preservation) 认为世界之所以能继续存在,是凭着上帝的能力不断地运行,藉此万物的存留得到支持。拥有主权的上帝以特别的行动支持并维护着万物的生存(申33:12,2629,罗11:36,来1:3),如同他积极地创造他们。受造之物始终依靠上帝而存在(诗63:8,尼9:6,徒17:28,西1:17)。上帝保持创造物的存在并引领向终极发展。 协力(concurrence) 上帝与所有的受造物合作,让人参与他的事工,透过人达成他的旨意(出4:10-12)。主耶稣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使万民做他门徒的命令,充分显示了人作为上帝的同工所担任协力的角色。,管理(g
42、overnment) 上帝为达到预定的目的对万有行使统治主权(诗103:19)。上帝的治理是普世性的(诗22:2728),他不仅是以色列人的主(赛33:22),也是万民的主(诗47:9)。上帝的治理为的是使他的国降临,使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对自然界用自然律治理,对人则用圣灵感动的引导(腓2:13,罗8:14)。 神迹(miracle) 神迹是超自然的现象,是上帝的直接作为,是彰显其大能的记号。有人认为神迹是不可能的,因为违反了自然规律。事实上,神迹揭示了自然规律中人未知的部分,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对人保守,显明上帝是爱。,圣经中记载的神迹都有其神学意义。如:变水为酒(约2
43、:)耶稣超越事物“质”的限制;医好大臣之子(约4:)耶稣超越空间;医好12年的血漏者(太9:)主超越时间;五饼二鱼耶稣能改变量的多少;海面行走(约6:1621)超越自然律;医好生来瞎眼的(约9:)主是人命运的主宰;叫拉撒路和睚鲁的女儿复活耶稣是生命的主宰。主耶稣道成肉身可以说是最大的神迹,同样没有见过耶稣的人信靠他而蒙恩也是神迹。生命中充满了神迹(人平安地活着就是上帝的保守),人并非靠神迹来坚定信仰而是信心。上帝行神迹也是为了把他的心意显明给人,使人更加信赖他。,护佑对基督徒的意义 活在上帝的护佑的看顾下,就是接受上帝对宇宙的安排,他对这个世界所提供的支持。 活在上帝的护佑的看顾下,就是意识到
44、整个宇宙向上帝的位格化的行动敞开。因为宇宙是上帝的创造,在他的能力下运行并服从于他的规则下。 活在上帝的护佑的看顾下,是知道上帝听我们的祷告和祈求。 活在上帝的护佑的看顾下,是明白上帝的恩典是普世的。在世界上的每件事,特别是人们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上帝的恩典。人类境况中的挫折、惨剧和邪恶都不是最后的结局,而是上帝的恩典,这可以使那些爱上帝的人们从每件事中得到益处。 加尔文认为护佑的教义是一种加深和扩展基督徒们生活的途径。这给与生活在不稳定的世界中的基督徒们一种安定感。海德堡教义问答说:“在逆境中我们要忍耐,在祝福中要感恩,为了未来信靠我们信实的上帝和父,并确信没有什么被造物能使我们与他的爱隔绝,
45、因为所有的被造物都在他的手中,没有他的旨意他们甚至都不能动。”,三、上帝的预定(predestination) 预定论是针对上帝的受造者人展开的。上帝的预定是上帝的主权对具有道德性的被造者所作的安排和计划,以被造者是否蒙救赎为目的,特别指上帝对人给予拣选或予以弃绝的旨意。 预定是圣经名词(徒4:28,弗1:5,9;罗9:1113)。,关于预定论的教义 奥古斯丁的预定论 在基督教的前400年中(奥古斯丁之前),还没有预定论的教义,当时更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责任,这使早期教父走向预定论的另一端自由意志。奥古斯丁反省从圣经中所读到的和自己生命的经历时,他看到人怎样无望地陷于罪的网罗中,人堕落的意志败坏
46、到一个地步就是不懂得寻找救恩。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人若有得救的可能,必然要靠上帝主动的行动。上帝用恩典寻找、拯救罪人,也就是让人藉上帝的恩典脱离罪的捆绑;让在罪的捆绑中的人在恩典的工作下成为自由的人。,奥古斯丁主张堕落后的预定人受到堕落后亚当的影响而被定罪,上帝拣选一些人得救,而余下的则使他们自己选择自我的命运。一切都是按上帝至尊的目的和永恒的旨意,以致有些罪人被拯救过来,另一些人则仍留在他们的罪中。此预定论的吸引人之处是让人充分明白上帝的救恩,由此得到了当时教会的大多支持而反对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的自由意志论和人没有上帝的帮助而能够自救的观点。 然而预定
47、论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上帝让一些罪人仍停留在罪恶之中,最后以他们的罪来惩治他们。所以,一些人只接受单一的预定论即只接受预定论积极和有关救赎的方面。,奥古斯丁在与伯拉纠的争论中确立了自己预定论的教义: 1)人的堕落和原罪,是人性败坏也是犯罪行为。(恶不是一种实在,而是善的缺乏,上帝可以把恶变成善。) 2)人的意志要靠上帝的恩典才能挣脱罪的捆绑归向上帝。人有罪就只有犯罪的意志,不会有得救的意志,只有上帝能给他真正的自由行善的自由,上帝拯救的恩典是白白的恩赐。 3)上帝始终保守他预定得救的若干人数。,加尔文的双重预定论(Double Predestination) 加尔文的预定论是在他的名著基督教要
48、义第二版中提出的,其目的是让那些为信仰而受逼迫的基督徒了解为何有了信仰在世上还会遭受苦难,他用上帝的拣选和预定来鼓舞他们;同时也是要说明,为何世上一些人听到福音会相信,一些人却不会相信,甚至一些人一辈子听不到福音。 他认为亚当犯罪,人的本性完全败坏,没有行善的能力,上帝为彰显自己的荣耀,对世上的人做了永恒的判决(预定):得救为选民,受永罚为弃民。 “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某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关于这件事,凡属虔敬的人,都不能完全否认。”,加尔文认为“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就是神自己决定,他对世界的每一个人所要成就的。”对于有人被选而有人被弃,
49、加尔文以保罗的话为结论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罗9:18)。他把两方面都归到上帝的旨意下,也就是我们不能质问上帝为何将美意加在人的身上,也不能反问上帝弃绝人的原因。 人得救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帝的拣选,否则,当人听到福音时,人的相信和不相信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使得救和不得救的主权好像落在了人的手中他又说,“拣选由上帝呼召而证实,被弃绝者的灭亡是自己招致的。”即他一方面肯定上帝的呼召是人得救的源头,另一方面主张那些遭弃绝的人,自己仍要负责,人必须对拒绝恩典负责任。,加尔文的预定论对今天基督徒的生活的影响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Max Weber 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预定论有关
50、。接受预定论的信徒为了要表现出选民的身份,所以尽力地投入世上的生活,以在世界上认真工作来展现或证明上帝对他们得救的预定。因此,他们在现世的使命是遵行上帝的诫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来彰显上帝的荣耀,认为做官执政、经商盈利、发财致富和担任圣职都受命于上帝。 如此,财富不是罪恶而是蒙恩的标志,只要道德上不违背圣经,使用上不挥霍浪费,就应该鼓励人致富。以亚伯拉罕拥有大量财富为依据,选民的世俗生活是为荣耀上帝,努力从事日常工作劳动、积极服务社会。,有关预定论的加尔文主义的五要素(郁金香神学):1619年多特会议(synod of Dort)制定。 1)完全的败坏(Total depravity)不是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