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心理学.ppt

上传人:你来我往 文档编号:5436145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本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本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本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本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本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思潮,也称为现象学的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70年代,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也成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影响深远。,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况,一、界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基本的理论观点: 1.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 2.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观。,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时代背景: 1 对后工业社会

2、反人性化走向的反思。 2 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哲学背景: 1 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2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反对传统科学心理学理念的弊端 1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2 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人类潜能运动的影响现代心理学领域内其他学科的影响,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对象:人的内在的意识经验 重新恢复了意识经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人性观: 人性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第二节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一、生平1908年4月1日马斯洛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郊区。他被誉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到1970年去世,其间的人生历程及其对心理学所做的影响。

3、他的著作颇丰。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论,动机与人格,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优美心灵的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等。,二、马斯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需要层次论 1、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马斯洛是以似本能(instinctoid)的假定来界定基本需要的概念的。在他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马斯洛指出,物种的等级越高,似本能的需要或冲动就越明显。越是高级需要,越带有人性特征。,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根据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设,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学说。需要可以分为由低到高排列的五个不同层次,它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

4、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论,1、自我实现的含义从总体上说,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定义为完成天资或称之为天数、命运和禀性,定义为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自我实现意味着他更真正地成为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了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马斯洛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历史上和当代著名学者、文艺家和政治领袖等进行个案研究,概括出自我实现者的16种人格特征 。3、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1)增加向成长方向的矢量。(2)充分缩减成长畏惧。(3)充分缩减向安全方向的矢量。(4)充分增加对安全、防御、病态和

5、倒退的恐惧。,高峰体验论,高峰体验的概念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时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 高峰体验的存在认知和自我特征。在高峰体验时,作为体验主体的自我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对马斯洛的评价,贡献马斯洛的心理学体系是以人性论为特征的。 马斯洛的心理学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体系。马斯洛敢于研究被前人所忽视或排斥的心理学对象 。缺陷 缺少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概念上还有一定的模糊性。还有一些“乌托邦”的味道。,第三节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思想,生平罗杰斯(1902-1987) 一生著述颇丰: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咨询和心理疗法:新

6、近的概念和实践;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学习地自由;择偶:结婚及其选择;后期又把把兴趣转向交朋友小组方面。,罗杰斯的理论体系,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问题。罗杰斯认为人是有本性的,人性是善的。 对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罗杰斯表现的就很奇特:当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坚持决定论,相信人的行为有规律可循;但当他以一个治疗者出现的时候,他有感觉到人的确享有自由。,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涵义 是指“那些有结构的、和谐的概念完形,其组成是对于主格我或受格我的特征的知觉以及对主格我或受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关

7、系的知觉,以及与这些知觉有关的价值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的特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罗杰斯在他的人格理论中假设了一个基本的动机-实现的倾向。人格的发展 儿童的两种需要父母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罗杰斯于40年代初首次提出“无指示疗法” 1950年前后,发展为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的重点放在促进来访者内心的变化上。 治疗家要做到三点: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地理解。 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行为改变的潜力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得到发挥。于是以交朋友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咨询便成为他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对罗杰斯人格理论的简

8、评,罗杰斯人格理论的贡献他的理论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探讨个性的本质开辟了新的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 罗杰斯将他的理论应用到心理治疗中,注重治疗过程中德科学化,把人对主观经验的整体描述通过Q分类技术,变成可测量和操作的,这是他在方法上的贡献。,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人的主观经验的作用 ,他的理论带有主观违心主义的色彩,最终走向神秘主义。罗杰斯脱离人的社会性来孤立的看待人的本质和个性,把个性抽象化 ,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作用。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夸大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设计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体系在完整性上和创造性上也有缺陷。,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透明的自我 朱拉德认为:经常地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标志。表露互惠原则 朋友、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表露的男性和女性 自我表露与个人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说明文书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侵权投诉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