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加工及评审.ppt

上传人:你来我往 文档编号:5459344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9.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茶加工及评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黑茶加工及评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黑茶加工及评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黑茶加工及评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黑茶加工及评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茶加工及评审,茶仙论道齐眉奉,探色寻香啜味茗,黑茶,黑茶的生产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销区广阔,品种花色很多。黑茶成品现有湖南的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花砖、茯砖茶,湖北青砖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四川南路边茶康砖、金尖和西路边茶等。,我国黑茶品种,一、湖南三尖:1、天尖:是用一级黑毛茶压制而成, 外形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香,滋味浓厚,汤色橙黄,叶底黄褐。,2、贡尖:是用二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3、生尖:是用三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黑褐,香气平淡,稍带焦香,滋味尚浓微涩,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二、湖南三砖:1、花砖“

2、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过去,花卷的加工方法是用安化高家溪和马家溪的优质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圆柱形,高147厘米,直径20厘米,做工精细,品质优良。,1958年湖南白沙溪茶厂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将“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规格为35183.5厘米。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目前有1kg、2kg等几种规格,花砖形状虽然与花卷不同,但内质基本接近,成为黑茶类的新品种,代替了历史上的花卷茶,受到了销区的赞赏与欢迎。,黑茶中的千两茶

3、被誉为“世界茶王”,台湾学者称千两茶是“浓缩的茶文化的经典”,被誉为“能喝的古董”,是“艺术品、珍藏品、纪念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一支千两茶 。农大茶学系也有一支50年代的千两茶。价值上百万人民币。,花砖的名称来由,一是由卷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他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 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茶基本相同。压制花砖的原料成份,大部分三级黑毛茶及少量降档的二级黑毛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5%。毛茶进厂后,要经筛分、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合格的半成品,以后进行蒸压、烘焙、包装等,工艺与黑砖茶相同。,2、茯砖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

4、 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比黑、花两砖、长一倍以上,以求缓慢发花(即产生冠突散囊菌)。,3、黑砖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现由湖南白沙溪茶厂独家生产。其原料选自安化、桃江、益阳、汉寿、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从70年代初对以往费工耗时的繁复工序进行了改革,按原来面茶、里

5、茶的比例一次拼好、一次压制成型。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黑砖茶每块重2公斤,呈长方砖块形,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 黑砖茶加工中去除了鲜叶中的青草气,加以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黑砖茶原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溪,1939年前后开始生产。因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8个字,又称八字砖。因砖面用凸字字模,兰州市场称黑砖为鼓字名牌安化黑砖。 主销甘肃、宁夏、青海

6、、新疆等省区,以兰州为集散地。,三、青砖茶 青砖茶属黑茶之一,主要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制作后压制而成长方砖形。感观上为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 青砖茶的用料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其中洒面、二面为面层部分,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纯正。洒面、二面之间即为里茶,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青砖茶主销内蒙古及等西北地区,属国家应急储备物资。其中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是黑茶行业中商务部首批认定的唯一的中华老字号,至今依然是边区人民的日常首选。 一些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消费者,只需用手在砖面上轻轻一摸,只要有三

7、条凹进去的印迹,他们就会彻底的放心。三道道(即川字)已成为边疆人们心目中诚信的标志。,青砖茶的质量高低决定于鲜叶的质量和制茶的技术。鲜叶采割后先加工成毛茶,面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等四道工序,制成毛茶。 毛茶经切碎、筛分等精制工序后再压制成青砖成品茶。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每片青砖重2公斤(其中洒面、二面占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大小规格为34x17x4厘米。,青砖茶饮用时需将茶砖破碎,放进特制的水壶中加水煎煮,茶汁浓香可口,具有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人御寒,化滞利胃,杀菌收敛,治疗腹泻等多种功效,陈砖茶效果更好。,四、

8、新创制黑茶湖南三冰寒冰玄冰紫冰湘金花,寒冰,玄冰,紫冰,传统黑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卷折而直,色泽乌黑油润,具有特有松香味,内质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纯厚,叶底黄褐。 初制加工的工艺流程是: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个工序。,黑茶加工工艺,一、鲜叶质量及采摘要求 从茶树采摘下来的当年新梢芽叶称鲜叶,又称“生叶”。茶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鲜叶质量的优次和制茶技术是否合理,我们在制茶的生产实践中,主要是以鲜叶的嫩度、匀度、净度和鲜度来衡量鲜叶质量。为确保产品质量,首先鲜叶盛装容器必须洁净、透气、无污染。不得用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不紧压,运输贮存时保持清洁卫生,严防渥红和异味污染。,鲜叶采摘根据

9、黑茶产品的要求来定,高档黑茶一般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中档黑茶一般以一芽三、四叶为主普通黑茶以白梗为主,但不能带红梗,拒绝枯老麻梗和鸡爪枝, 总之,黑茶鲜叶的原料要有一定的成熟度。,(一)杀青技术 杀青目的是通过高温作用,抑制酶的活性,除去青臭气,发挥茶叶特有的青香,蒸发部分水分,使其叶质变软,便于揉捻。杀青方法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1、手工杀青: 鲜叶粗大,为便于翻炒和提高功效,一般采用大口径的铁锅,直径约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80厘米,火门一面有75厘米高的挡火墙,防止火焰烟灰冲入锅中,并备有杀青用的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一般各长约1

10、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鲜叶粗大,纤维素含量多,木质化程度高。一般采取高温快炒,锅温通常掌握在250280之间。,每锅投叶量23公斤,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炒,当出现水蒸汽时,则以右手持叉,左手握草把或棕扫把,将炒叶转滚闷炒,俗称“渥叉”,亮叉水分迅速蒸发,渥叉则保持水蒸汽,使之杀匀透。,叶色由青绿转为暗绿,并发出一定的清香,即为杀青适度。一般锅温250左右,每次投叶量2.5公斤,杀青时间约2分钟,采用少闷快抖,可以杀匀杀透,将已杀青好的茶叶,用草把迅速扫出,装入竹蔑或簸箕内,趁热揉捻。,2、机械杀青: 黑茶绝大部分都采用CC50型或C-184型杀青机,杀锅温达

11、到杀青要求,即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公斤,然后关上罩盖,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出茶门,自行卸出,立即停炕,迅速清除锅内余叶,以免成茶产生焦糊气味,影响茶产品质量。,(二)揉捻 黑茶揉捻分初揉和复揉两道工序,初揉使叶片初步成条,茶汁揉出粘附于叶的表面,为渥堆创造条件,复揉是把渥堆后回松的茶条卷紧。 不管是初揉或复揉,必须采有轻压、短时、慢揉,加压时只能是中压,时间为初揉15分钟,复揉10分钟,但揉茶机的转速不要过快,一般是40转左右。初揉后的茶坯渥堆后,则先解块充分抖散搭直茶条再行复揉。,(三)渥堆 渥堆要根据鲜叶的老嫩,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看茶的温度做

12、茶,做到细观测,勤检查,才能将渥堆搞好。渥堆应有适应的条件,要在背窗、清洁干净的地面,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高左右,上面加盖湿布,麻袋等物,或塑料膜覆盖,以保渥堆均匀。借以保温保湿。,(四)干燥 干燥方法有两种:机械干燥与土法干燥(七星灶、焙笼)。机械干燥按照说明要求进行干燥,七星灶是我省黑茶传统的干燥工艺,其成本低,效果好,品质优良。七星灶由灶身、火门、七星孔和匀温坡及焙床五部分组成,烘焙前必须将焙帘和匀坡等打扫清洁。,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6、7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

13、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20厘米)。 待最上面的茶坯达7、8成干时,即退火翻焙,将已干的第一层茶坯翻至上面,尚未干的第6、7层茶坯翻至下面,继续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坯干燥均匀,即可下焙。,黑毛茶审评以干评外形的嫩度和条索为主,兼评含杂量、色泽和干香。一二级黑毛茶也有结合湿评香气和滋味。,黑毛茶的审评,黑毛茶的嫩度较其他茶类为粗放,有一定的老化枝叶。评嫩度看叶质的老嫩。 评条索,比松紧、轻重,以成条率高,较紧结为上,以成条率低、松泡、皱折、粗扁、轻飘的为一般。 评色泽,比颜色和枯润度,以油黑为优,黄绿花杂或铁板青色的为次。净度看黄梗、浮叶及其他夹杂物的含

14、量。,评香气,嗅干香以有火候香带松烟气为佳,火候不足或烟气太重较次,粗老香气低微或有日晒气的为差。有沤烂气、霉气等的为劣。,评滋味,以汤味纯正的为好,味粗淡或苦涩的为差。叶底以黄褐带竹青色为好,夹杂红叶、绿色叶者为次。,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 系指从成都出发运销南边通道的茶称南路边茶。以雅安、宜宾、乐山为主要产区,集中在雅安、宜宾地压制。南路边茶量大、质高,是四川的主要黑茶。,四川黑茶,西路边茶: 是销往我国西北方向走古大道的茶,简称西路边茶。西路边茶较南路边茶更为粗老。其成品茶有“人民团结牌”茯砖和方包茶2种,集中在都江堰、平武、北川等地加工。,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做庄茶)一蒸揉

15、一渥堆一烘干一筛分一配料一蒸压一干燥(成品茶)。 渥堆是形成黑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其中关键性的渥堆工序分为自然渥堆和加温保湿渥堆2种方法。 自然渥堆:是将揉捻叶趁热堆积,堆高1.52米,堆面用席盖严,经23天,堆面出现水珠,温度升至6065,茶坯呈棕褐色即为适度,开堆后再拣去粗梗,进行干燥。 加温保湿渥堆:则要求茶坯温度60 70,茶坯含水量28%左右,环境相对湿度90%95%,堆积渥堆,只须3638小时即可获得较好的做庄茶品质。,西路边茶茯砖原采用金玉茶为主要配料,近年改为“做庄茶”为原料;方包茶则仍然采用12年生的茶树枝条,晒干后为主要原料,含梗量多达60%。 茯砖茶加工分毛茶整理、蒸

16、茶筑砖、发花干燥、成品包装4道工序。 方包茶加工分毛茶整理、炒茶筑包、烧包晾包3大工序。,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已有生产,产销量大。新中国成立后,生产中心移至横县并大规模加工出口,属我国特有的黑茶类之一。该茶精制成品分为竹笠装紧压六堡茶、散装六堡茶。 六堡毛茶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是主要出口商品。六堡毛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红黄、香气醇厚并带松烟味、滋味浓醇爽口、叶底黄褐色。,六堡茶,陈年六堡成品茶外形色泽黑褐光润,间有“金花”(即一种有益黄色真菌孢子),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醇陈似槟榔香,滋味甘醇爽滑,清凉甘永,含有特殊烟

17、味,叶底红褐色。耐于久藏,越陈越好。,一、六堡茶原料毛茶初加工工艺流程分为杀青、初揉、沤堆、复揉和干燥5道工序。1杀青 锅温一般180200,炒手转速2530转分钟。每锅投叶量79千克;闷炒12分钟后扬炒再闷炒1分钟,最后扬炒3分钟,全程56分钟。,2初揉 杀青适度叶投满揉桶,将揉捻叶下压至约占2/3容积,即可加盖开机揉捻。揉桶转速3545转分钟,全程3035分钟。3沤堆 数量少可装箩沤堆,数量多则堆于室内竹笪上。堆高3045厘米,当堆温升高到4550时翻堆l2次。沤堆时间1012小时。,4复揉 时间57分钟,至条索紧结为度5干燥 在特制的多火膛(每膛五星孔或七星孔)焙灶上进行。茶铺到篾折上3

18、5厘米厚,在火膛烧松木、杂木混合木柴,初焙温度8090,至七成干即下焙摊晾3060分钟。复焙温度5060,铺叶厚度56厘米,焙23小时,至含水量10%即可。,(二)六堡茶精加工六堡茶精制工艺,按产品类型分为两种:1紧压六堡茶传统工艺 毛茶一筛、风、拣一拼配-初蒸、沤堆一复蒸压笠二凉置陈化一检验出厂。2散装六堡茶工艺 毛茶-筛、风、拣一沤堆-拼配装仓-产品检验出厂。 筛、风、拣工艺技术较简单,但渥堆和陈化却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风格的关键性工序。,(三)六堡茶渥堆与压笠陈化技术要点1蒸茶与渥堆 将六堡毛茶原料置于特制炉灶上用蒸汽蒸热至软,初蒸茶含水量要求为16%18%,初蒸时间1

19、060秒。初蒸完毕即摊晾,当叶温降至80左右时即进行渥堆,堆高6080厘米,堆宽11.5米。渥堆23天后翻堆,堆温5860时翻堆散热。渥堆过程控制堆温在4050,发酵效果较好。经710天,茶叶色泽红褐或黑褐,发出醇香,即可进行压笠陈化。,2压笠 压茶用竹篓规格要求直径35厘米、高45厘米;一般每篓装茶3040千克,茶坯水分含量以16%18%为宜;分3次进行蒸压入笠,掌握边紧中松,压完3层后,加盖缝口,进仓凉置。,3陈化 将压好的茶篓放在干净、通风、相对湿度不高于85%的阴凉环境下缓慢干燥和陈化。一般茶篓可叠至三笠高,陈化时间30天左右,经检验符合品质要求后,即进行外包装出厂。,(四)散装六堡茶

20、渥堆技术要点1潮水增湿 一般加冷水增湿,使茶叶含水量达到22%28%即可渥堆,堆高5070厘米,每堆20008000千克。2翻堆散热 加水后第2天必须翻堆1次。堆温至5860时要翻堆散热,适当加上57次水,持续30天左右可达到渥堆适度,(一)、外形审评 散茶与篓装茶的外形审评主要是审评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净度4因子,紧压茶加评形态因子。 我国黑茶中的砖茶,又分里茶和面茶,面茶又有洒面和洒底的区别;也有不分里茶面茶的。,黑茶审评,分里茶面茶的如青砖、康砖、紧茶、圆茶、饼茶、沱茶等,要评整块外形的匀整度、松紧度和洒面3个因子。 匀整度看形态是否端正,棱角是否分明,压模纹理是否清晰;松紧度看砖

21、的厚薄是否均匀,有无斧头砖、凹凸砖,大小是否一致,松紧是否适度;洒面看是否包心(里茶)外露,有无起层脱面,洒面洒底是否均匀。,不分里茶面茶的黑砖、花砖、茯砖、金尖等。 外形要审评匀整、松紧、嫩度、色泽、净度等项因子;压制成篓、成包的天尖、六堡茶,外形审评梗叶老嫩及色泽。 匀整审评:要求形态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有无起层脱面,松紧厚度大小一致;嫩度审评:看梗叶老嫩;,色泽审评:油黑光润程度;净度审评:看老梗筋杂含量,梗长超过3厘米的不能多于5,是否有茶籽、果壳,有无非茶类夹杂物。 条索审评:看松紧、卷折,嫩度高的散茶看条索紧卷程度、粗茶亦呈折叠条,不能有单张无卷折的老叶。茯砖要加评发花情况,

22、要求金花(冠突散囊菌)量多、粒大,普遍茂盛。,黑砖、花砖、青砖等蒸压越紧越好,茯砖、饼茶、沱茶要求施压松紧适度。 外形色泽黑砖、花砖、青砖、饼茶要求黑褐油润,茯砖要求黄褐,康砖要求棕褐,金尖要求猪肝色,紧茶要求乌黑油润,普洱散茶要求褐红,六堡茶、湘尖均要求黑润色泽,南路与西路边茶要求棕褐红。 砖形茶的外形审评,还要检验外形规格重量等项目,按标准称其净重及检验长、宽、高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砖茶捏碎后,评审原料拼配情况,注意有无粉末过多、集中成团或有无烧心、霉变的情况。 茯砖中除有金花表示品质好的冠突散囊菌外,不允许白霉、黑霉、青霉、红霉等出现。茯砖开砖后,闻其干香具有菌花香者为佳品。,(二)、内

23、质审评1、审评方法 黑茶的内质审评,将砖(饼)形的紧压茶敲破、捏碎均匀,称取3克,用150毫升沸水冲泡5分钟后开汤审评,审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4项因子。写出评语,记好评分。,2、审评内容(1)、香 气 砖茶及篓装散茶均具陈香。因黑茶经过渥堆发酵堆积没有绿茶清香;又因原料较粗老,工艺特殊,没有红茶、青茶的甜香花香。黑茶的陈香不应有陈霉气味,六堡茶、方包茶应具松烟香。(2)、滋 味 黑茶滋味主要是醇而不涩。普洱茶滋味醇浓,康砖茶醇厚,其他茶醇和、纯正,六堡茶具槟榔香味,湖南天尖醇厚,贡尖醇和,黑砖醇和微涩。,(3)、汤 色 黑茶类的汤色评色度、亮度、清浊度。黑茶汤色以橙黄或橙红为佳。普洱茶呈橙

24、红色,琥珀汤色;普洱沱茶、七子饼茶等呈深红色。普洱紧茶呈红浓色;普洱散茶高级茶呈橙红色,中低级茶要求红亮。 湖南“三尖”汤色橙黄,“三砖”、茯砖要求橙红,花砖、黑砖要求橙黄带红为主。六堡茶要求汤色红浓。康砖要求红黄色,青砖要求黄红色。汤色要求明亮,忌浊;汤浊者香味不纯正或馊或酸,多视为劣变。,(4)、叶 底 黑茶除篓装茶叶底黄褐及普洱茶叶底红褐亮匀较软外,其他砖茶的叶底一般黑褐较粗。这主要是长时间在微生物活动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酿成的。 黑毛茶叶底还要察看有无“丝瓜瓤”。“丝瓜瓤”的表现是叶肉与叶脉分离,很像留种丝瓜的瓤子,这是渥堆过度的结果。嫩茶叶底泥滑是渥堆过度所致。,1.烹煮法 首先把壶用

25、开水烫洗一遍,增加壶的温度,在将茶叶按照1:50的比例放入壶中,进行煮茶,待茶叶煮到沸腾时,即可饮用;如在此时截断热源,在将茶水放置5分左右口感会更佳。,黑茶的品饮,2.冲泡法 首先用茶具冲泡,盖碗或者紫砂壶等。先将所需的茶具全部用开水烫洗一遍,按照1:50的投茶量放入壶或盖碗中,用沸水温润泡一次倒尽,再进行冲泡,便可饮用。,3.闷泡法。 用一般保温壶冲泡。先把保温壶用开水烫洗一遍,可以提高壶的温度,有利于茶色、香、味的浸出,按照1:50的比例投入黑茶茶,再用沸水注满,闷泡一小时左右,便可饮用。,4.调饮法 在茶汤中加入其它辅助的饮品。用烹煮出来的茶汤,按照个人口感的需求加入一些辅助的饮品如:

26、糖、酥油、奶、盐等等,是茶汤的口感更适合人们的需求,该种方法最长用于边疆少数民族使用。,一、干茶形状评语丝瓜瓤:渥堆过度,复揉中叶脉与叶肉已分离。红叶:叶色暗红无光。铁板色:色乌暗呆滞不活。端正:砖身形态完整、砖面子整、棱角分明。纹理清晰:砖面花纹、商标、文字等标记清晰。,黑茶审评术语,紧密适合:压制松紧适度。起层脱面:面茶脱落,里茶翘起。包心外露:里茶暴露于砖面。黄花茂盛:茯砖茶中金花(冠突散囊菌)粒大量多,是品质好的表现。缺口:砖面、饼面及边缘有残缺现象。龟裂:砖面有裂缝。烧心:砖(沱、饼)中心部分发黑发红。,2、干茶色泽评语乌黑:乌黑油润。 猪肝色:红带褐。金尖色泽。黑褐:褐中泛黑。黑砖

27、色泽。 青褐:褐中带青。青砖色泽。棕褐:褐中带棕。康砖色泽。 黄褐:褐中显黄。茯砖色泽。褐黑:黑中泛褐。特制茯砖色泽。青黄:黄中带青。新茯砖多为此色。半筒黄:色泽花杂,叶尖黑色,柄端黄黑色。红褐:褐中带红。普洱茶色泽。,3、汤色评语橙黄:黄中显橙。橙红:红中显橙。深红:红而无光亮。暗红:红而深暗。棕红:红而显棕。,棕黄:黄中带棕。黄明:黄而明亮。黑褐:褐带暗黑。棕褐:褐带棕色。红褐:褐中显红。,4、香气评语陈香:香有陈气,无霉气。松烟香:松柴熏焙的气味。湖南黑茶、六堡茶有此香气。馊酸气:渥堆过度的气味。霉气:除金花外,其他有白霉、黑霉、青霉等杂霉的砖。有霉气是劣变茶气味。烟气:一般黑茶为劣变气味,而方包茶略带些烟味尚属正常菌花香:茯砖茶金花茂盛的砖具有的香气。,5、滋味评语醇和:味醇而不涩、不苦。醇厚:味醇较丰满,茶汤水浸出物较高。醇浓:有较高浓度,但不强烈。槟榔味:六堡茶的特有滋味。陈醇:有陈香味,醇和可口。普洱茶滋味。,6、叶底评语硬杂:叶质粗老、多梗,色泽花杂。薄硬:质薄而硬。青褐:褐中泛青。黄褐:褐中泛黄。黄黑:黑中泛黄。红褐:褐中泛红。泥滑:嫩叶组织糜烂。渥堆过度所致。丝瓜瓤:老叶叶肉糜烂,只剩叶脉。渥堆过度所致。,尚本清,手机:13808487382,以茶会友,天长地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产品手册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网站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