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
2、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性? 甲在公共汔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甲在公共汔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车门处离去。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车门处离去。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随即追上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随即追上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摇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摇把向甲砸去,正好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把向甲砸去,正好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如何定性?亡。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某甲与某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某甲与某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
3、乙拦住,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乙愤怒之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乙愤怒之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这次是你先动手这次是你先动手的的!”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如何认定?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某甲与某乙素有仇隙,于是某甲搞了把某甲与某乙素有仇隙,于是某甲搞了把枪要杀某乙。一日晚间某甲窜到某乙院枪要杀某乙。一日晚间某甲窜到某乙院外,某甲见一人背影确认是某乙,于是外,某甲见一人背影确认是某乙,于
4、是举枪射击,而适逢某乙刚好劫持一名路举枪射击,而适逢某乙刚好劫持一名路过的女青年,正要对其实施强奸。结果过的女青年,正要对其实施强奸。结果某甲把某乙打死,同时也阻止了其正在某甲把某乙打死,同时也阻止了其正在实施的强奸犯罪行为。这种情况是否属实施的强奸犯罪行为。这种情况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于正当防卫? 刑法刑法第第20条条 为了使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5、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处罚。 对正在进行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本人
6、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侵害。包括犯)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 1)对于任何合法行为不允许实行正当防卫)对于任何合法行为不允许实行正当防卫 。 2)假想防卫)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按。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7、按过失犯罪处理或按意外事件处理。过失犯罪处理或按意外事件处理。 1)对于不作为犯罪能否进行防卫?)对于不作为犯罪能否进行防卫? 2)对于过失犯罪能否进行防卫?)对于过失犯罪能否进行防卫?思思 考考不法侵害正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进行 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当防卫。注注 意意 防卫不适时:防卫不适时: 1)事先防卫)事先防卫 2)事后防卫)事后防卫 对于针对第三者进行所谓防卫的,应对于针对第三者进行所
8、谓防卫的,应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故意针对第三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故意针对第三者进行所谓防卫,就应作为故意犯罪者进行所谓防卫,就应作为故意犯罪处理;如果误认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处理;如果误认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所谓防卫的,则以假想防卫人而进行所谓防卫的,则以假想防卫来处理。来处理。 在他人豢养的或野生动物侵害合法权益时,在他人豢养的或野生动物侵害合法权益时,理当可以进行反击,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理当可以进行反击,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在饲主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题;在饲主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主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情况下,动物是饲主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将该动物打死打伤的
9、,事实上属于使用给将该动物打死打伤的,事实上属于使用给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方法进行正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方法进行正当防卫。当防卫。 2010年卷二年卷二7题题 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属于紧急避险 C属于防卫过当属于防卫过当 D属于故意杀人属于故意杀人
10、 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条件条件否则为否则为处理处理说明说明起因条件起因条件假想防卫假想防卫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有现实的不法有现实的不法侵害存在侵害存在时间条件时间条件防卫不适时防卫不适时具体处理具体处理不法侵害正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进行主观条件主观条件防卫挑拨、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相互斗殴等具体的故意具体的故意犯罪处理犯罪处理保护合法权益保护合法权益对象条件对象条件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故意犯罪故意
11、犯罪针对不法侵害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者本人限度条件限度条件防卫过当防卫过当负刑事责任,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但应当减轻何者免除处何者免除处罚罚不能不能明显明显超过超过必要限度必要限度 1、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 2、防卫过当不是罪名、防卫过当不是罪名 3、对防卫过当的行为,依法应当减轻或者、对防卫过当的行为,依法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通说排除直接故意,一般是过失,但也不通说排除直接故意,一般是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 1、行凶行凶指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指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 2、防卫的对象必须是
12、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防卫的对象必须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行为。暴力性犯罪行为。 甲遭到乙持刀抢劫,甲一下子把乙打倒甲遭到乙持刀抢劫,甲一下子把乙打倒在地,乙被摔晕过去。这时甲特别气愤,在地,乙被摔晕过去。这时甲特别气愤,拿起乙掉在地上的刀子,一刀下去把晕拿起乙掉在地上的刀子,一刀下去把晕倒在地的乙扎死了。甲的行为该如何认倒在地的乙扎死了。甲的行为该如何认定?定? 甲女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甲女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立即拨打电话报警。派出所派张三、被盗,便立即拨打电话报警。派出所派张三、李四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甲女李四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
13、查看。恰逢甲女之夫乙男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之夫乙男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木棍藏在门后,待张、李二人进门,举棍一根木棍藏在门后,待张、李二人进门,举棍便打。在张三遭到棍击后,李四以为是窃贼袭便打。在张三遭到棍击后,李四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乙重伤。李四也因为遭棒击击,拔枪射击,致乙重伤。李四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受轻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李四和乙均属于假想防卫李四和乙均属于假想防卫 B.李四和乙均属意外事件,因此,不构成犯罪李四和乙均属意外事件
14、,因此,不构成犯罪 C.乙构成犯罪,但李四某不构成犯罪乙构成犯罪,但李四某不构成犯罪 D.李四构成犯罪,但乙不构成犯罪李四构成犯罪,但乙不构成犯罪 200年卷二年卷二20根据刑法第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条前两款的规定,_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_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防卫”的,属于的,属于_;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防卫防卫”的,属于的,属于_。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造成重大损
15、害的,属于_;关于;关于_的罪过形式,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_不是独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_,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这段话的空,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这段话的空格中:(格中:( ) A2处填写处填写“正当防卫正当防卫”,5处填写处填写“防卫过当防卫过当”,1处填写处填写“假想防卫假想防卫” B2处填写处填写“正当防卫正当防卫”,4处填写处填写“防卫过当防卫过当”,1处填写处填写“假想防卫假想防卫” C3处填写处填写“正当防卫正当防卫”,5处填写处
16、填写“防卫过当防卫过当” D3处填写处填写“正当防卫正当防卫”,4处填写处填写“防卫过当防卫过当”,1处填写处填写“假想防卫假想防卫” 聋哑人甲在狩猎时,误将前方的聋哑人甲在狩猎时,误将前方的A当作野兽当作野兽而瞄准准备射击,与甲一同狩猎、但在甲而瞄准准备射击,与甲一同狩猎、但在甲身后较远处的乙发现了甲的行为,于是向身后较远处的乙发现了甲的行为,于是向甲开枪,打伤其胳膊,保护了甲开枪,打伤其胳膊,保护了A的生命。乙的生命。乙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 2012-7.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
17、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甲成立正当防卫 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丙成立正当防卫 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丁成立正当防卫 附近山林里燃起大火,即将蔓延到整个附近山林里燃起大火,即将蔓延到整个村庄,村长下令将火源四周的房屋拆毁村庄,村长下令将火源四周的房屋拆毁以杜绝火源,村长的行为如何认定?以杜绝火源,村长的行为如何认定? 第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
18、、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一)概念(一)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19、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益的行为。 1、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避险意图避险意图 2、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发生了现实危险发生了现实危险 。 危险的来源主要有危险的来源主要有 自然的力量自然的力量 动物的侵袭动物的侵袭 人的危害行为人的危害行为 人的生理、病理原因人的生理、病理原因危险正在危险正在发生发生 “事前避险事前避险”与与“事后避险事后避险” 属于避险属于避险不适时。不适时。 4、第三者的合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20、法权益 5、只有在不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6 6、紧急避险不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不适用于职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条件条件否则否则不符合不符合条件的条件的处理处理备注说明备注说明起因条件:合起因条件:合法权利面临现法权利面临现实危险实危险假想避险假想避险同假想同假想防卫的防卫的处理类处理类似似关于避免本人危险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特定责任的人时间条件:危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险正在发生避险不适避险不适
21、时时同防卫同防卫不适时不适时同正当防卫时间条同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相同件相同对象条件:无对象条件:无辜第三者的利辜第三者的利益益如果针对如果针对不法侵害不法侵害者,则为者,则为防卫行为防卫行为防卫行防卫行为为对来自人的危害行对来自人的危害行为之外的危险的直为之外的危险的直接抗制不具有法律接抗制不具有法律评价意义评价意义主观条件:主观条件:具有避险具有避险意识意识故意引起故意引起危险后避危险后避险的属于险的属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故意犯罪行为故意犯罪行为就可以是保全就可以是保全自己的合法权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是为益也可以是为保全他人、社保全他人、社会及国家的权会及国家的权益益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不得已而
22、不得已而为之,别为之,别无他法无他法在可以采在可以采取其他合取其他合法方法避法方法避险时,如险时,如果行为人果行为人避险的避险的故意犯罪、过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或意外失犯罪或意外事件事件没有其他方法没有其他方法或其他方法造或其他方法造成的损害更重成的损害更重时,才允许;时,才允许;限度条件:限度条件:没有超过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必要限度避险过当避险过当紧急避险超过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免除处罚生命权利大于生命权利大于健康权、健康健康权、健康权要大于财产权要大于财产权、财产权之权、财产
23、权之间可以进行价间可以进行价值的比较值的比较 1、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不是罪名、不是罪名 3、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相同点、相同点(1)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2)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害 (3)都有一定的限度条件)都有一定的限度条件 (4)都是正当行为)都是正当行为 。 第二,行为的对象不同第二,行为的对象不同 第三,行为的限制不同第三,行为的限制不同 第四,行为的限度不同第四,行为的限度不同 第五,主体的限定不同第五,主体的限定不同 某盗窃分子甲
24、想报复社会,一日偷开一某盗窃分子甲想报复社会,一日偷开一辆停放在路边的油罐车欲直接冲向马路辆停放在路边的油罐车欲直接冲向马路边的人群。一巡逻武警见状开枪射击,边的人群。一巡逻武警见状开枪射击,致甲当场死亡,所驾油罐车冲向路边一致甲当场死亡,所驾油罐车冲向路边一大树,随即着火,所幸未有其他损失。大树,随即着火,所幸未有其他损失。该武警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该武警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 三、法令行为三、法令行为 指依照有效的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行使指依照有效的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执行命令的行为。权利、履行义务或执行命令的行为。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中主要有三种法令行为:
25、在我国目前的刑法中主要有三种法令行为: 第一种:国家为了财政目的而规定某些机第一种:国家为了财政目的而规定某些机构可以发行彩票;构可以发行彩票; 第二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扭送;第二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扭送; 第三种:警察的抓捕行为第三种:警察的抓捕行为 四、正当业务行为四、正当业务行为 指行为人根据其所从事的正当业务的指行为人根据其所从事的正当业务的要求所实施的行为。要求所实施的行为。 正当业务行为没有固定的种类,常见的有:正当业务行为没有固定的种类,常见的有: (1)职业性的体育活动)职业性的体育活动 (2)律师的辩护活动)律师的辩护活动 (3)医生的治疗行为)医生的治疗行为 (4)
26、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 2006年卷二年卷二18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均属防卫过当 B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 C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
27、安全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 D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 五、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五、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是指经权利人同意或者要求,损害其某种是指经权利人同意或者要求,损害其某种合法权益的行为。合法权益的行为。 经被害人承诺而免责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经被害人承诺而免责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1、承诺者具有处分权限、承诺者具有处分权限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围具
28、有理解能力 3、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 4、损害没有超出所承诺的范围、损害没有超出所承诺的范围 5、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不得违法、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不得违法 无效的承诺:无效的承诺: (1)幼儿的承诺)幼儿的承诺 (2)精神病人的承诺)精神病人的承诺 (3)对被害人的重大健康权、生命权的承)对被害人的重大健康权、生命权的承诺诺 (4)在非法行医中被害人的承诺)在非法行医中被害人的承诺 2006年卷二年卷二16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
29、故意杀人罪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成拐卖妇女罪 C甲征得不满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30、?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年第第5题)题) 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孙某为戒掉
31、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2009年试卷二第年试卷二第3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32、为,成立故意犯罪 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不法侵害 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侵害 【2011-2-13】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误的?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成立战时自伤罪 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意伤害罪 C.受益人唆使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 D.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12周岁儿子而致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