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满街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是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汪汪曾曾祺祺 江苏高邮人。江苏高邮人。19391939年考入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1948年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2、、北京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北京文艺艺、说说唱唱说说唱唱、民间民间文学文学编辑。代表作有编辑。代表作有受受戒戒、大淖记事大淖记事等小说,等小说,蒲桥集蒲桥集等散文集和等散文集和沙家沙家浜浜等京剧剧本。等京剧剧本。汪曾祺(1920-1997)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坊 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
3、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 百看不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到一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
4、封闭的、褪色的小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城的人事。汪曾祺汪曾祺书法赞咏家乡胡同 H tn 也曾写作“衚衕”。宽度只可步行的小巷;宽度只可通行一辆车的小街。(高级汉语大辞典)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
5、富的总和。主要指精神财富。指精神财富。冯骥才文化眼光关于文化关于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长江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文化、黄河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业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
6、、年文化、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梦文化鞋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是又有一个差不多,这是又有一个“厕所文化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的概念出现。只要用文化的眼光来看,文化只要用文化的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便无处不在。冯骥才文化眼光 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城市并不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城市并不仅仅是房屋和街道、店铺和城墙。城市是人仅仅是房屋和街道、店铺和城墙。城市是人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是由每一个城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是由每一个城
7、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街道建筑、历史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街道建筑、历史传统和人文氛围构成的。因此,传统和人文氛围构成的。因此,不同城市中不同城市中的人,就有不同的活法,的人,就有不同的活法,即生活方式;也有即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个性,即文化性格。生活方式和文化不同的个性,即文化性格。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是互为因果的两个东西。性格,是互为因果的两个东西。易中天易中天读城记读城记 19921992北京北京小喇叭胡同小喇叭胡同19921992北京北京福顺胡同福顺胡同19921992北京北京小喇叭胡同小喇叭胡同19921992北京北京新街口七条胡同新街口七条胡同1992北京北京油漆作胡同油漆作胡
8、同有关资料简介 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清、明、元,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序言:分自序和他序。自序,一般是交代成书的历程或写书宗旨。他序,主要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作者是如何围绕“胡同之没”写作序言的?概 说 汪曾祺汪曾祺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篇序文,但又不同于是篇序文,但又不同于一
9、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 。它实质上是一篇匠心。它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化自然融合起来,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作出生动、深刻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作出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的感情。请同学们讨论选题
10、:请同学们讨论选题:1 1、胡同的特征(及胡同名称的由来);、胡同的特征(及胡同名称的由来);2 2、胡同文化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胡同文化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全文结构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段)段)全文总起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 2段段55段)段)介绍北京胡同介绍北京胡同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6 6段段1212段)段)介绍北京胡同文化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1313段段1515段)段)作者的感慨作者的感慨 文 章 赏 析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1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
11、闭的文化 (文化形态)(文化形态)2 2、北京人很讲究、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处街坊”(人际观念)(人际观念)3 3、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物质生活)(物质生活)4 4、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5 5、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方位:正方位:正取名:俗取名:俗数量:多数量:多环境:静环境:静胡同胡同胡同的特征:胡同的特征:胡同文化的内涵:胡同文化的内涵: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安土重迁,不愿搬家;独门独院,过往不多;独门独院,过往不多;易于满足,要求不高;易
12、于满足,要求不高;爱瞧热闹,不管闲事;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封闭封闭精义:忍精义:忍胡同(文化)的特点:v方正方正v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人自扫门前雪(建筑)(文化)v 封闭封闭v独门独院独门独院 (盒子)(盒子)v 安静安静v易于满足易于满足v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v冷漠(冷眼旁观)冷漠(冷眼旁观)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八月骄阳八月骄阳-“-“易忍易忍”、“易满足易满足”电梯事件电梯事件 -精义精义“忍忍”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关系: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关系:方位:自大自足;方位:自大自足;四合院:不多往来;四合院:不多往来;住
13、几辈子:安土重迁;住几辈子:安土重迁;运动频繁: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运动频繁: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天子脚下:安分守己。(暗)天子脚下:安分守己。(暗)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历史积淀历史积淀北北京京四四合合院院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忍”。我小时候。我小时候听过听过“百忍堂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讨厌。现在。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二是一个大字“忍忍”。这是一种非常庸
14、俗的人生哲学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汪曾祺全集汪曾祺全集六六 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说明北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小结小结: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三、三、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北京胡同?介
15、绍北京胡同?1 1、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名称的来源 2 2、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 3 3、北京胡同的作用、北京胡同的作用 4 4、胡同内部构成、胡同内部构成 四、第五段为何不用四、第五段为何不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体”作段意?作段意?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上文的“胡同”过渡到下文的“胡同文化”。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有两方面的意思,更加全面。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
16、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方方正正”和和“胡同胡同”这两部分,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胡同文化”这一部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分才有了依托。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1 1、赞扬与喜爱:、赞扬与喜爱:睡不着眯着2 2、伤感与无奈:、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3 3、理解与超脱:、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雅俗共赏)平淡
17、、朴素、口语化强,极富表现力。平淡、朴素、口语化强,极富表现力。具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具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七、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七、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1 1)有窝头,就知足了。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2 2)“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最好。”(3
18、3)约二斤鸡蛋什么的)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地根儿地根儿”房子房子 就不就不太好太好 舍不得舍不得“挪窝儿挪窝儿”西风残照,衰草离披,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使人怅望低徊使人怅望低徊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怎样的情感态度?佩服嘲讽“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中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留恋伤感无奈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在新旧文化碰撞更替之际,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感情上难以接受。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
19、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没落的必然(理性)没落的必然(理性)依恋、无可奈何(感性)依恋、无可奈何(感性)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留恋(情感)留恋(情感)批判(理性)批判(理性)胡同在衰败20002000北京北京后太仓胡同盖起的冠英园后太仓胡同盖起的冠英园20002000北京北京柳巷胡同盖起的盛华园柳巷胡同盖起的盛华园20002000北京北京北官厅胡同已成为宿舍楼群北官厅胡同已成为宿舍楼群20002000北京北京北草场胡同等待拆迁北草场胡同等待拆迁小结:小结:方位:正方位:正 不愿搬家不愿搬家取名:俗取名:俗 环境环境 过往不多过往不多 留恋留恋 胡同胡同文化文化 易于满足易于满足 封闭
20、封闭 态度态度数目:多数目:多 历史历史 不管闲事不管闲事 批判批判环境:静环境:静 安分守己安分守己 1 1、你对胡同的没落及其被钢筋水泥高楼取代,抱、你对胡同的没落及其被钢筋水泥高楼取代,抱着什么态度?你又怎样看待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着什么态度?你又怎样看待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2 2、现在的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多居住在、现在的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多居住在高楼和公寓里,这种居住形态有何特点?(人的性格、高楼和公寓里,这种居住形态有何特点?(人的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人际关系等方面)3.3.你认为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是最适宜人类栖居的?你认为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是最适宜人类栖居的?拓拓 展展 思思 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