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

上传人:177277 文档编号:942562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8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第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了解通货膨胀的一般知识;2.认识解释通胀的有关理论;3.认识有关失业的一般知识;4.认识解释失业原因的有关理论;5.认识菲利普斯曲线及失业与通胀的关系。一、通货膨胀基本知识:一、通货膨胀基本知识:1.通胀的含义: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上涨。弗里德曼:“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通货膨胀。”萨谬尔森:“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对通胀理解:一是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而不是某一种或几种商品价格上涨;二是物价水平的上升要持续一定时间。2.通胀的衡量:衡量通胀最主要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指某些商品的价

2、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物价指数不是简单算术平均数,而是根据这些商品在总支出所占比重来对其价格加权平均的。物价指数一般公式:价格指数=PtQt/P0Qt 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一是消费品物价指数;二是生产资料(资本品)物价指数(也称批发物价指数);三是GDP折算数。由于消费品物价指数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一般用它来衡量通胀。通胀的程度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胀率是是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比率。公式:丌t=(Pt Pt-1)/Pt-1 例如:某经济社会去年物价指数100,今年为110,则今年通胀率为(110-100)/100=10%.3.通胀分类:根据通胀程度可分为三类

3、:温和或爬行的通胀(通胀率在10%以内);加速或奔腾的通胀(通胀率为10%-100%);超级或恶性的通胀(通胀率在100%以上)。(还可包括一类:受抑制的或隐性的通胀。)根据对价格影响不同可分两类:一是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等比例上升);二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按不同比例上升)。根据预期也可分两类:未预期到的通胀和预期到的通胀(亦叫贯性的通胀)。也可根据通胀原因把通胀分为:需求拉上通胀,成本(供给)推动通胀,混合推动通胀,结构性通胀等。4.通胀对经济的影响:a.一般认为平衡的通胀和预期的通胀不会对产量、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但也有人认为完全预期的通胀会引起“皮鞋成本”和“菜

4、单成本”。b.平衡的和预期的通胀会改变原有的分配,通常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对雇员不利,对雇主有利;对公众不利而对政府有利。c.非平衡的预期的通胀,使企业损失了效率(付出收集信息、调整使用要素等成本),使投资具有了不确定性。d.非平衡的预期不到的通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分配,影响了产量和就业。e.一个国家的通胀还会使国际收支恶化,使本国商品丧失竞争力,出口下降,进口增加。西方对通胀存在“有利”,“有害”,“中性”的不同争论。二、解释通胀原因的理论观点:二、解释通胀原因的理论观点:1.古典通胀理论;古典通胀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即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大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该理论

5、运用货币数量公式(也叫费歇尔公式):M v=P y M为货币量,v为货币琉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或产出。由于他们认为v相对稳定,故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量M。2.需求拉上的通胀:需求拉上的通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胀。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增加都可成为需求过度扩张的原因,如果供给不能满足,必然引发通胀。可以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膨胀性缺口”来说明。也可用ADAS模型来说明。AD0YAD1ADfYfAS=ADP0ASAD0AD1Ad2YP0P1P2膨胀缺口膨胀性缺口膨胀性缺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膨胀性缺口:膨胀性缺口:总需求

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需求拉上的通胀:需求拉上的通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也称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提高而引起的通胀。可用ADAS模型来说明:(见图)引起成本推动通胀的原因,又主要有:工资成本推动;利润成本推动;工资和利润混合成本推动;进囗成本推动等。P0YAS0AS1P0P1AD0AD1AS0AS1E0E1E2Y0PP0P1P2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成本推动的通胀:总供给模型:成本推动的通胀: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混合推动的通胀:总供给模型:混合推动的通胀:E0E1 4.混合推动的通胀理论:混合推动的通胀

7、理论:这种理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说明通胀形成的原因;即把通胀看成是由需求拉上与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混合推动的通胀也可用ADAS模型说明(见教材P180图形):5.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来分析说明通胀的形成。即把通胀看成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而所致的。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把经济部门分为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扩展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正在扩大,需更多资源与工人;而非扩展部门劳动生产率低,正在收缩,资源与工人需要转移出去.如果资源与工人能迅速地转移到扩展部门,就不会产生通胀

8、。但现实中,由于种种限制,转移并不能迅速实现。这就使扩展部门由于资源与工人短缺,而价格和工资上涨;而非扩展部门尽管出现资源与工人过剩,但其价格和工资并不能下降,反而向扩展部门攀比“看齐”使工资上涨。结果使整个社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下降,价格水平普遍上升。6.预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即供求双方的共同预期使价格和工资水平得到提高的通货膨胀。例如,工会与雇主都预期通胀率为5%,他们在谈判中可能会要求把工资提高5%;预期到竞争对手也可能这样,雇主为弥补工资上涨而致利润减少,还会提高其产品价格。如此这般,整个经济社会又会出现新的通胀即预期的通胀。三、失业理论一般:三、失业理论一般:1.就业和失

9、业:就业和失业:a.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到了法定年龄,接受现有工资条件,愿意工作且有工作的一种就业状态;也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通常称为自然失业。b.失业的含义:失业一般指在法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各国对工作年龄有不同规定,美国是16-65岁.失业具体包括:新加入劳动力队伍即第一次寻找工作的人;为了寻找新工作而离职登记注册的人;被解雇无法回到岗位的人;等。c.自然失业: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是指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它是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原因引起的失业,是任何动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失业。新古典学派认为

10、自然失业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扰动下,劳动市场实现了均衡时,依然存在的失业;所以自然失业也称为均衡失业。2.失业的衡量:失业通常是用失业率来衡量其程度。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比率;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总劳动人数)x100%自然失业率是指自然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百分比。3.失业分类:失业分类:失业大体分为两类: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具体可划分为:a.周期性失业;b.摩擦(或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求职性失业;e.季节性失业;f.古典失业(自愿失业或工资刚性失业);此外,还有隐性失业。失业也可按劳动市场上的状况,分为:非均衡失业和均衡失业两类。4.失业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失业

11、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一般认为,失业特别是周期性失业和非均衡失业对经济会成造损失:a.对私人的损失:减少收入,生活水平下降;b.对企业的损失:丧失了充分就时应获得的利润;c.对政府造成的损失:减少了税收,增加了转移支付等;d.对经济社会的损失奥肯定理:奥肯定理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该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就减少2.5%;反之,失业率减少1%,实际GDP就增加2.5%。5.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原因:(1)凯恩斯关于周期性失业原因:凯恩斯认为引起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又用他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三大心理规律”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如何造成失业的。可以用

1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紧缩缺口”来说明需求不足造成失业。(如图)也可用ADAS模型来说明。AD0ADfAD1ASPY0YADfAD1YfY1YfY1Yf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紧缩性缺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紧缩性缺口: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总供给模型:有效需求不足失业:P0P1AS=AD紧缩性缺口紧缩性缺口 (2)失衡失业的原因:由于劳动市场上存在工会和雇主协会的垄断,以及工资粘性(非完全自由伸缩)的存在;使得劳动市并非经常处于出清状况.引起非均衡失业的原因有:a.实际工资率过高;(如图)b.劳动需求不足;(如图)c.劳动供给增加。(3)均衡失业(自然失业)的原因:均

13、衡失业是指没有货币因素扰动条件下,劳动市场实现均衡时存在的失业。W0N0N0NWWNsNdNsNdfNd1NsfNs1NdA 失衡性失业失衡性失业:A图:实际工资过高引起的失业B图:劳动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C图:劳动供给增加引起的失业BW0W1ABABAB 引起均衡失业的原因有: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技术性失业;e.求职性失业;f.自愿失业等。四四、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的关系:1.菲利普斯曲线:英国(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75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

14、(通胀率)之间存在相互交替,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如图)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相互交替关系,从而使这一曲线为政府选择适当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的作用。ABCDEPPP”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0000通胀率通胀率通胀率通胀率PPPPP”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政策含义:菲利浦斯曲线政策含义:“安全区”菲利浦斯曲线恶化:菲利浦斯曲线恶化:长期里菲利浦斯曲线是条垂直线:长期里菲利浦斯曲线是条垂直线:Un 3.“菲利普斯曲线恶化”:菲利普斯曲线恶化,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滞胀出现,使菲利普斯曲线

15、向右上方移动.这表明失业率与通胀率在更高水平上交替。即需要以更高的通胀才能使失业一定的减少。(如图)4.自然失业率与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货币主义者(代表人物为弗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为卢卡斯)的理论都是以“自然率(即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前提。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存在着自然失业率条件下,长期里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一条垂直线。(如图)理性预期学者认为,在存在着合理预期条件下,短期里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自然失业率上的垂直线。五、治理通胀与失业的政策五、治理通胀与失业的政策(自学自学)1.治理通胀的政策:2.治理失业的政策:3.治理失业与通胀的需求管理政策:4.治理失业与通胀的供给管理政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物业管理

一课资料网交流QQ群:678591818  网站客服QQ:2935355895 copyright@ 2020-2024 www.ek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4875号